https://mp.weixin.qq.com/s/vhHbOT1JE2oopAlmldMICg

昔日“草根工业”,今日“千亿军团”,长乐民企用四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令人惊叹的产业跃迁。
2025年福建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揭晓,一个区域经济现象引发广泛关注——长乐籍企业在前五强中豪取四席,营收总额突破5400亿元,相当于福建省GDP的6.2%。
这一数据的震撼之处在于:长乐,这个福州下辖的县级区域,以占全市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福州上榜民企总营收的56%。
从“草根工业”到“千亿军团”,长乐民企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产业跃迁。
01 从草根工业到“千亿军团”
回望福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一个巧妙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1984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察长乐,看到民间处处筹资、村村办厂的火热场面,感慨长乐的纺织工业就像草根一样,漫山遍野,生机勃勃。

80年代金峰镇纺织厂
于是,“草根工业”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福州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代名词。近四十年过去,这些“草根”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年福建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福州有36家企业入围,较上年增加1家,入围数量、规模实力蝉联全省第一。这些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9670.1亿元,占百强营收总额的40.0%。

在备受关注的“千亿阵营”中,全省营收超千亿企业共6家,其中福州占据4席,均为长乐企业。它们分别是: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220.5亿元)、中景石化集团有限公司(1096.3亿元)、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68.7亿元)、永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27.3亿元)。四家企业营收合计高达4412.8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某些省份的百强民企营收总和。
02 战略布局与创新驱动
长乐民企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实体经济的坚守和产业链的整合。

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从钢铁制造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集钢铁、房地产、建筑、船运、经贸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该公司坚持“绿色、低碳”目标,其生产配套了行业最先进的环保设备及工艺技术,污染排放均达到国家超低标准,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图源福州日报: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
中景石化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单产基地,享有“世界膜王”的美誉。更难得的是,中景石化构建了从码头仓储到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的完整全产业链,这种产业链整合能力使其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上拥有绝对优势。

图源福建日报:恒申集团供图
恒申控股从一根尼龙绳起步,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形成了化纤、化工、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恒申在全球建立了以福建福州为中心,辐射江苏南京、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广东新会的四大产业基地,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及地区。

创新是长乐民企发展的另一重要引擎。2024年福建百强企业研发投入426.2亿元,增长7.5%;获得14025件有效国内发明专利,增长35.1%;拥有研发人员达7.1万人。以永荣控股为例,该公司依托现代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产业集团,相继荣膺“中国企业5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03 沃土滋养与未来展望
长乐民企的繁荣,离不开福州这片机遇涌动、活力迸发的热土。
福州持续构建更完善的政策体系,先后推出《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利企政策。推行项目建设“四证齐发”、施工许可“一件事”办理等创新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图源福州日报: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声锦感慨地说:“这一切成绩,离不开福州这片机遇涌动、活力迸发的热土,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助力企业高速成长。”
福州还深化 “工业上楼”“一园区一主题” 模式,推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进园、成片、连廊,共建主导产业集群。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已成为福州吸引民企纷至沓来的法宝。与此同时,福州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和62家链主企业,全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产业向高攀升。今年以来,全市园区共落地产业链项目超180个。

图源新华网:长乐区产业新城图景
如今的长乐,已不再是昔日“草根工业”的简单聚集地。
走在长乐工业区内,厂房林立,管道纵横,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比邻而居。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配套,一家企业的产品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从“草根”到“大树”,长乐民企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事件记录


电话:0591-87851720
传真:0591-87851720
邮箱:minswx@163.com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数字内容产业园
法律顾问:福建宏飞律师事务所 吴跃华 主任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