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1VDL61-qVlVbeJTGQg63Kg

10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第41次审议会议传来捷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成为国内光通信电芯片细分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这家被誉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厦门芯片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新征程。
优迅股份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厦门思明区软件园二期观日路。公司长期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国内光通信芯片领域的重要企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光模块之中,覆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中心、城域网与骨干网等多元场景,是国内少数具备全应用场景、全系列光通信电芯片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
据招股书披露,优迅股份的产品在性能与技术指标方面已实现对国际头部厂商同类产品的替代,并成功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市场调研机构ICC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在10Gbps及以下速率光通信电芯片细分领域中,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全球排名第二。
本次IPO,优迅股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8.09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与产业化、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800G及以上高速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等项目。值得关注的是,在车载电芯片方向,公司将重点布局激光雷达电芯片与车载光通信电芯片的研发,有望在上述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局面。
优迅股份的科创板上市历程并非坦途。公司IPO申请虽于2025年6月26日获受理,却在同年9月19日首次上会时遭遇“暂缓审议”。此次成功过会,实为其“二闯科创板”的结果。
招股书显示,公司面临一定的控制权稳定性挑战。上市前,柯炳粦直接持有公司10.92%股份,并通过科迅发展间接控制4.59%表决权,合计控制15.51%;其子柯腾隆则通过三个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1.63%表决权。柯氏父子合计控制公司27.13%表决权,比例相对不高。
▲优迅股份股东结构 来源:招股书
发行完成后,其表决权将进一步稀释至20.35%,公司亦在招股书中提示,存在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优迅股份的股东背景中不乏实力机构。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公司通过三只基金合计持股8.77%,厦门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6%,中国移动亦参与投资,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资本架构,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通信兵到大学讲师,再从律师到芯片公司掌舵人——厦门优迅董事长柯炳粦的人生,是一场不断跨越疆界的旅程。
这位1955年生于福建莆田工人家庭的企业家,人生轨迹堪称“步步精彩”:16岁获福建省乒乓球少年冠军,18岁入伍,恢复高考后顺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厦门大学法律系任教。然而,他最终选择在2003年投身芯片行业,以200万元资金在厦门软件园一期创办优迅。
“很多人好奇,一个学法律的怎么做起了高科技?”柯炳粦说,“其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军旅时期担任通信兵的经历,让他对通信技术有了初步认知;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期间,他常去北京邮电大学“蹭课”,再度点燃了对通信技术的兴趣。
创业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艰难。芯片研发如同在纳米尺度上建高楼,任何微小失误都需推倒重来。公司经历了四年产品“空窗期”,资金链几近断裂。在众人劝退之际,柯炳粦却多方筹资,甚至动用家底维持运营。“我只有一个信念——公司必须活下去。”
转机最终来临。在好友支持与产业政策资金的助力下,优迅凭借过硬产品打开市场,获得大客户认可,奠定了行业地位。
柯炳粦(右)、柯腾隆(左)父子
如今,优迅已成功闯关科创板,成为“光通信电芯片第一股”。柯炳粦之子柯腾隆(公司董事、总经理),这位“87后”拥有着丰富的销售与管理经验,正在攻读EMBA及博士学位,也预示着企业将迎来发展的新篇章。
面向未来,柯炳粦表示:“优迅将继续深耕光通信芯片领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链合作,积极助力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