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万亿宁王与百亿新秀的储能战争:两年多场官司,前高管被抓,索赔过亿

发布时间:2025-08-06 阅读量:1972 来源:闽商网纵横

近日,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制造商海辰储能再次陷入与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纠纷。

据相关报道,7月29日,海辰储能前总裁办主任、工程部负责人冯登科,因为涉嫌侵犯商业机密,被福建宁德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而报案者正是宁德时代,目前宁德时代已收集完整证据交由公安机关。

随后,海辰储能发布《关于近期网络谣言等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图片

多场官司下的“恩怨情仇”

其实早在报案之前,宁德时代和海辰储能的恩怨由来已久。

2023年9月,宁德时代就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吴祖钰,最终由吴祖钰妻子林秀华代为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2023年11月,宁德时代起诉另一位员工张敏违反竞业协议,再次涉及到海辰储能。2021年底,张敏从宁德时代离职,加入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但宁德时代方面在2023年拍摄到张敏曾多次佩戴海辰储能工牌进出海辰储能厂区,认为张敏在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期间,实际上服务于海辰储能,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支付违约金100万元。

今年6月,宁德时代再次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实控人吴祖钰以及相关方,索赔金额超1亿元该案将于8月12日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从技术骨干到竞争对手

行业巨头宁德时代与后起之秀海辰储能,从曾经的“师徒情深”演变成法庭上的劲敌,折射出中国新能源行业技术争夺的残酷现实。

图片

风波的核心人物吴祖钰,1986年出生,曾是宁德时代的明星工程师。2011年加入ATL(宁德新能源),2016年转入宁德时代后迅速崭露头角。他带队研发的复合集流体技术,被视作下一代电池的核心突破。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前夕,作为技术骨干的吴祖钰获得了价值数千万元的股权激励。

令人意外的是,在宁德时代上市一年后,这位前途无量的工程师选择离职。2019年末,他在距离宁德340公里的厦门悄然创立海辰储能。与其他离职创业的宁德系工程师不同,吴祖钰没有选择做技术服务商,而是直接切入电池制造,与老东家正面竞争。

更让宁德时代警觉的是,吴祖钰带走了多位前同事,包括近期被捕的冯登科。海辰储能四位董事中,三位有宁德时代背景,“小宁德时代”的称号在业内不胫而走。

海辰储能的崛起堪称行业奇迹。2022年量产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冲到全球第三,2024年营收达1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0%。这种火箭般的增速很快引起老东家的警觉。

宁德时代的技术人员发现,海辰的产品与自家技术路线惊人相似。2023年,宁德时代首次以违反竞业协议起诉吴祖钰。最终吴祖钰支付100万元违约金,但这只是风暴的前奏。

真正的技术战争在今年爆发。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吴祖钰等8名被告,索赔1.5亿元。诉讼焦点直指海辰新推出的587Ah储能电芯——宁德时代指控其与自家产品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标准。

案件在7月出现戏剧性转折。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警方逮捕。调查显示,这位吴祖钰的前下属在2017年离职后,化名“马工”潜伏于宁德时代供应商金美新材。

更关键的是,在金美新材为宁德时代代工复合集流体项目时,合作方中出现名为“许彩霞”的神秘人物。宁德时代追查发现,此人竟是吴祖钰亲属。而海辰储能通过一家由吴祖钰亲属控制的“深圳海鸿新能源”,获得了21项关键专利授权,其中就包括复合集流体技术。

“宁德时代被偷怕了。”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在电池行业,核心配方和设备参数往往几张纸就能记录,却价值连城。过去几年,宁德时代经历过图纸被邮件泄露、方案被半日窃取等事件,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核心区域进出贴封条、全员签署竞业协议,名单越拉越长。

IPO关键时刻

对海辰储能而言,公司正处于港股IPO的关键阶段,上市前估值已达250亿元。今年,海辰重要客户美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向美国新泽西破产法院提交了破产重组申请。

尽管海辰储能相关人士表示,相关问题对于海辰储能公司经营和上市没有影响。但大客户破产、前高管被捕和即将开庭的亿元索赔案,还是海辰上市之路蒙上阴影。

图片

“若海辰储能参与商业犯罪,将引发港交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严重质疑。”法律人士指出,这可能直接导致IPO进程暂停甚至终止。海辰储能刚刚在2024年实现2.88亿元盈利,结束两年累计亏损37亿元的困境,如今又要面对资金链紧绷问题——截至去年末,其有息负债近100亿,而现金储备仅66亿。



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出手维权。2020年以来,其先后起诉塔菲尔、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竞争对手。但与海辰的纠纷尤为特殊,夹杂着技术传承与背叛的双重意味。

在2023年吴祖钰竞业协议案庭审中,宁德代理律师的控诉掷地有声:“他不仅自己违反协议,还利用在宁德时代的经验和人脉,大量挖角核心技术人才,两年抢占市场,损失岂是百万能弥补?”

2020年以前,宁德时代并未真正重视技术保密和人才流失问题。

直到如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竞争对手开始以数倍工资挖人时,宁德时代才真正开启了竞业审查,宁德时代在 2022 年集中调查了2016-2020年离职员工的竞业情况。

过去几年,电池业仍在疯狂扩张产能时,有大把电池公司愿意帮宁德时代的工程师支付 100 万的竞业赔偿。当时资本市场对电池业极度看好,电池公司很容易就能融到钱,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挖宁德时代的工程师,这些人挖来就可以用,能给公司产生可见的价值。

但在 2023 年后,电池业很快因为技术同质化而陷入价格战,技术和人才对这个行业而言,不再像之前那样无比重要。

“商业是残酷的,”业内人士感叹,在新能源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的阵痛期,这场万亿宁王与百亿新秀的战争,注定没有真正的赢家。

随着8月12日庭审临近,海辰储能的上市钟声能否敲响,宁德时代的技术护城河是否牢不可破,都将在法庭交锋中揭晓答案。而这场储能行业的“战争,已成为观察中国储能高速扩张中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流动规范、市场有序竞争等经典案例。

 图片


来源:闽商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