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CbBej02GgUhJvBf55L-JeA
7月27日,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一座庞然大物正式宣告诞生——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这座总投资300亿元的超级工厂,年产值达600亿元,可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值超500亿元,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在丙烯(280万吨/年)、聚丙烯(380万吨/年)两大基础化工材料领域同时登顶全球产能榜首。
其缔造者——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声锦,这位被业界誉为“世界膜王”的福建马尾人,用13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地产起家到全球化工巨擘的惊人跨越。
地产生意起家,软包装破局
时光倒流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东南沿海。在福建这片民营经济的沃土上,年轻的翁声锦敏锐捕捉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产机遇。他投身地产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也锤炼出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嗅觉。然而,真正奠定其商业帝国基石的,是在新世纪初的华丽转身。
当众多资本仍沉迷于地产红利时,翁声锦却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看似传统却蕴含巨大潜力的领域——软包装。他清晰地看到,随着消费升级和制造业勃兴,高端薄膜材料的需求将迎来爆发。他果断创立中国软包装集团和中景石化,以破局者的姿态切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领域。
这绝非简单的产能复制。翁声锦深谙技术壁垒才是核心竞争力。他斥巨资连续引进18条全球顶尖水平的BOPP生产线,在全国战略性布局5大生产基地。
在翁声锦的带领下,中国软包装集团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占到全国29%的市场份额,世界市场份额达到19%,“世界膜王”的称号不胫而走,成为其最闪耀的标签。2024福建企业100强榜单中,中景石化以802.5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稳坐福清第一大企业的宝座,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标志着这家福建民企已迈入国家产业力量的头部阵营。
逆流而上,整合全球资源贯通全产业链
“世界膜王”的光环并未让翁声锦止步。他清醒地认识到,停留在薄膜加工环节,犹如身处价值链下游的湍流,随时可能被上游原料的波动所倾覆。他斥资数百亿,整合全球顶尖资源:丙烷专用码头、巨型储罐、丙烷脱氢装置、聚丙烯生产线……每一步都瞄准世界级标准。他集结了英国庄信万丰的催化剂技术、美国鲁姆斯的工艺包、荷兰利安德巴塞尔的专利,更联合中石化等国内巨头协同攻关。这场全球智慧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结出惊人硕果: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横空出世,突破重重“卡脖子”瓶颈,实现了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
当2025年全球唯一贯通“丙烷码头-存储-脱氢-聚丙烯”全链条的烷烃一体化基地在福州巍然屹立时,合作者们无不感慨:“这是一场‘不可能’到‘一定能’的跨越。”翁声锦以产业链的深度整合,构筑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原料自给自足、成本极致优化、供应安全可控。280万吨丙烯与380万吨聚丙烯的全球单体产能之冠,正是这条全产业链所迸发出的磅礴伟力。
“接盘”上市公司,资本落子扩张财富版图
正当产业根基日益稳固之时,7月初,翁声锦再出惊人之举:其控制的福州千景以5.59亿元受让国资背景的中晟高科(002778.SZ)22.35%股份,成为新任实控人。这是一场典型的“民资接盘国资”交易。市场反应迅速而现实:公告次日股价涨停,旋即回调。中晟高科在环保润滑等领域的积累,与中景石化的产业链存在广阔的协同想象空间。此次收购,不仅是其财富版图的资本化延伸,更是在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领域埋下关键伏笔,为未来的产业整合与升级打开了资本通途。
从地产跨界包装登顶全球,再向上游重化工破局称雄,翁声锦的商业之路每一步都踩准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他以“奋楫楫者先”的闽商精神,将技术自主、全链整合、绿色循环铸成三大支柱,在高端制造的深水区趟出一条中国民企的破浪之路。

来源:闽商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