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kGJ1f1WoBjBbovrsu2epdQ
近日,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透露,“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的上市进程”。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图片来源:厦门市工商联视频号
随后瑞幸官方回应称“公司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但这条简短声明已足以在财经圈掀起涟漪。截至美东时间11月11日收盘,瑞幸在美股OTC市场的股价为39.060美元/股,市值110.64亿美元。
01 从造假阴霾到涅槃重生
瑞幸咖啡的发展历程堪称商业史上的传奇。2019年5月17日,仅仅诞生了18个月的瑞幸咖啡凭借2370家门店登陆纳斯达克,刷新了全球最快IPO纪录。
当时的瑞幸势头迅猛,到2019年底,其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成功超越在中国市场经营了20年的星巴克。

瑞幸登陆纳斯达克 图源:新浪财经
然而风光无限背后,危机四伏。2020年1月,做空机构浑水发布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调查报告,直指瑞幸存在大规模财务欺诈。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认定,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间,瑞幸虚增收入逾3.1亿美元。
2020年6月29日,上市仅400多天的瑞幸宣布进入退市程序,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停止交易。当日股价定格在了1.38美元/股,相较于上市时的17美元/股缩水90%。
这场危机的转折点来自股东大钲资本。2020年7月,大钲资本主导管理层大换血,清除陆正耀、钱治亚等原核心团队,任命内部高管郭谨一为CEO,开启全面整改。
在股东大钲资本的支持下,瑞幸经历大刀阔斧的重组,其业绩在疫情下的2022年就得以显著复苏,目前已成为在中国拥有最多门店的咖啡连锁品牌。
02 国内称王,海外破局的市场表现
国内营收接近星巴克中国的两倍
从财务数据来看,瑞幸咖啡的复苏势头强劲。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期内,瑞幸咖啡实现总净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17亿元人民币;GMV(成交总额)达141.79亿元人民币。

瑞幸二季度财报 图源:瑞幸咖啡
2025上半年累计,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212.24亿元,同比增长44.6%;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25.4%。
同期,星巴克中国总营收规模为15.2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78亿)。两相比较,今年上半年,星巴克营收总额约为瑞幸的51.7%,也就是说,比瑞幸的一半略强。
在门店规模上,瑞幸门店总数达到26117家,其中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而截至第三财季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828家。
海外拓展按下“加速键”
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瑞幸的国际化进程也按下了“加速键”。2023年,瑞幸正式开启出海之路,首站新加坡,初步摸清东南亚市场之后,又把店开到了泰国、马来西亚,现在进一步进入美国市场。
在今年4月的财报会议上,郭谨一明确表示,未来瑞幸将采取“灵活应变、深度本土化”的策略,稳步推进海外业务。这一模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瑞幸在东南亚市场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
2023年,瑞幸将出海首站选在新加坡,以此作为全球化战略的试验田。按照既定规划,新加坡将承担海外总部的职能,在未来3-5年内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瑞幸新加坡首家门店 图源:Reddit
今年,瑞幸进一步拓展至马来西亚,创新推出“大加盟”模式——总部牢牢把控供应链与品牌营销,本地合作伙伴负责门店运营。根据去年底与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大资工业(Hextar)达成的合作协议,未来2-3年将在马来西亚开设200家门店。
东南亚市场根基稳固后,瑞幸开始进军更具挑战的海外市场。

2025年6月底,瑞幸在纽约曼哈顿同时开出两家门店,选址于百老汇大道毗邻纽约大学、第六大道紧靠帝国大厦的黄金地段,与星巴克近乎“贴身”竞争,彰显了其参与全球顶级较量的雄心。
截至今年二季度,瑞幸海外门店总数已达89家,其中包括新加坡63家自营店、美国2家自营店和马来西亚24家加盟店。
尽管海外业务规模尚不及国内,但瑞幸在出海过程中始终坚持中高端定位,注重品牌价值提升。正如郭谨一所言:“世界咖啡市场,中国是‘捡钱’的市场,海外是‘抢钱’的市场。”要在强敌环伺的海外市场复制瑞幸在中国的成功,与星巴克等国际巨头正面竞争,瑞幸依然任重道远。
03 重返主板的机遇与挑战
对瑞幸而言,重回美股主板的吸引力不言而喻。OTC(场外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与估值天花板显而易见,而回归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主板,将实现资本与信誉的双重复位。

然而,瑞幸重回美股资本市场“二次赶考”仍布满荆棘。对有造假前科的企业而言,重回美股主板必须闯过“三道关卡”:
首先是审计关,需连续2~3个会计年度由PCAO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可现场检查的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工作底稿必须完整可查。
其次是内控关,需满足SOX404(b)条款要求,管理层与审计师需对内控出具“无重大缺陷”意见。
最后是交易所的裁量关,纳斯达克5101条及纽交所相关规则赋予交易所“公共利益”裁量权,可能对瑞幸设置更长“冷静期”或更高披露要求。
根据2023年生效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需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履行备案管理程序。目前尚不清楚瑞幸咖啡是否已就美国重新上市计划与证监会沟通。
此外,瑞幸咖啡还可能面临美国SEC财务披露要求带来的监管障碍:美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需由经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注册并监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如今,站在重返美股的关口,瑞幸咖啡的救赎之路已然超越了商业层面,成为观察中国民营企业自我修复能力的鲜活样本。
那个曾经因财务造假震惊全球资本市场的“坏孩子”,如今带着超越星巴克中国的业绩强势归来。无论最终是否成功重返美股,这家从厦门走向全国、计划再向全球的企业,都已经在闽商发展史上写下了独特的一笔。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事件记录


电话:0591-87851720
传真:0591-87851720
邮箱:minswx@163.com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数字内容产业园
法律顾问:福建宏飞律师事务所 吴跃华 主任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