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从补胎铺到敲钟上市:别人造不出的“巨胎”,他们从莆田干成了世界第一

发布时间:2025-11-25 阅读量:2055 来源:闽商网纵横 作者:闽商网



759dd19419c6b75acf318a8ba322035e.jpg图源:湄洲日报

2025年11月25日,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一大的全钢巨胎全系列生产商海安集团在深主板敲钟上市(股票代码:001233)。作为全球唯一一家专注于全钢巨胎主业的上市公司,海安集团凭借其领先的市场地位,成为福建省今年首家深主板上市公司。

图片

图源:福建日报

发行价48元/股,募资22.32亿元,市值逼近90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家从补胎铺起步的民营企业,用四十年时间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的艰辛历程。


PART.01


从“补胎起家”到铸就“中国第一胎”


海安集团的故事,始于一个最朴素的起点,修补轮胎。

图片

时间倒回上世纪80年代,创始人朱晖从修补卡车轮胎起步。在那个充满机油味的车间里,他和团队日复一日地解剖着一条条磨损、破裂的轮胎。通过修补,他们摸清了轮胎每一个部位的橡胶配方、骨架结构和使用痕迹。这段看似不起眼的经历,为他们日后挑战世界级难题,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2005年,在外积累多年的朱晖,选择回到家乡莆田仙游。他看到了国内大型矿山的一个“痛点”:由于全钢巨胎产品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所组成的全钢巨胎行业第一梯队,凭借资金、技术以及品牌优势,长期占据着全球全钢巨胎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在此市场完全依赖天价进口,不仅成本高昂,供应也常受制于人。

dafca826582399ecd1931b8434a8894a.jpg

图源:湄洲日报

“别人能造,我们为什么不能?”带着这股闽商特有的闯劲,朱晖创立了海安集团,瞄准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2005年,海安集团应势而生,以“产业自主”为初心,毅然扎进国产全钢巨胎这片“无人区”。

三年磨一剑,2008年6月,海安集团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联手攻关的37.00R57规格全钢巨胎成功问世,首次为中国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这条直径超3米、重达3.4吨的庞然大物,被业内誉为 “中国第一胎” 。中国矿山,终于能用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跑鞋”。


PART.02


“住”进矿山的轮胎与世界纪录的诞生


造出第一条胎,只是赢得了入场券。如何让客户相信并长期使用,是更现实的问题。海安想出了一个被同行视为“笨办法”的妙招:“我们派人‘住’到你的矿上去。”

他们不再仅仅是一个轮胎销售商,而是转型为“轮胎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海安组建了专业的驻矿服务团队,24小时扎根在矿区,为客户提供从安装、维护、数据监测到报废更换的一站式服务。

c70e696a89b7f7ba346e207b2cb6442c.jpg

图源:湄洲日报

这个模式,看似增加了自身成本,却彻底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矿山企业无需再为价值不菲的轮胎突然罢工而担忧,生产效率得到了保障,综合成本反而下降了。

真诚的服务,换来了极致的口碑。在内蒙古一处环境严酷的露天煤矿,一条海安生产的27.00R49轮胎,在重载、恶劣的工况下,持续奔跑了超过6年,累计工作时长超过26500小时。这个长度,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5.3圈,创下了全球同型号轮胎的最长寿命纪录

e7486bc4da548e643f0a2c1d90a94388.jpg

图源:湄洲日报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紫金矿业、徐工集团、乃至国际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全球顶级的企业纷纷向海安抛来橄榄枝。

它的轮胎也越滚越远,海安集团客户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市场。为国内外上百个矿山提供巨胎产品和服务,专门在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地设立十余家境外分公司、子公司。2024年,公司收入有近四分之三来自海外,这枚莆田“巨胎”,真正滚向了全球。


PART.03


资本加持,“巨轮”驶向更深蓝海


成功上市,为海安集团装上了一台功率强劲的“新引擎”。22亿元的募集资金,其投向清晰地勾勒出这家企业未来的战略纵深。

这笔钱,远不止于简单的产能叠加。其核心将用于两大关键跃升:一是“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扩产”,旨在攻克更前沿的产品系列,满足全球矿区多样化的极致需求;二是“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升级”,这是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和精密设备,实现毫米级的高精度生产,让每一条出厂的巨胎都具备顶级的可靠性与一致性。

这意味着,海安未来的竞争力,将不再局限于成本和服务,更在于技术驱动的品质壁垒。待项目建成后,高达年新增2.44万条的产能,将使其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国际巨头传统的优势领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图源:湄洲日报

市场的天花板远未触及。据行业预测,全球全钢巨胎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突破三百亿元。海安的野心,是凭借资本市场的助力,在这场深度的全球化竞逐中,从关键的“挑战者”转变为“格局定义者”。他们正紧密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及新兴资源国家的市场网络,伴随中国制造的全球崛起,将“福建智造”的轮胎印记,深深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枚从莆田启航的“巨胎”,正以资本为燃料,以创新为轮轴,驶向一场更为波澜壮阔的远航。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