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净利润暴涨41%背后,站着一位新晋院士

发布时间:2025-11-21 阅读量:2031 来源:闽商网纵横 作者:闽商网

微信图片_20251121095628_162_262.jp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 吴凯 图源:宁德时代

一项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让这位宁德时代的首席科学家站到聚光灯下;而一份亮眼的三季报,则印证了他所引领的技术如何转化为真正的商业竞争力。

11月21日,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公布,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成功当选。这位在电池材料与制造领域耕耘二十余年的科学家,成为首位来自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院士。

43fbed3919a8ac50f361a21b986c8b35.png


就在一个月前,宁德时代刚刚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增41.21% 的亮眼数据,为吴凯的当选提供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商业答卷”。


Part 01

院士之路:从工程师到首席科学家

吴凯出生于1968年11月,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产、学、研多个领域。从大学讲台,到研发岗位,再到加入宁德时代担任首席科学家,他的每一步都与产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图片

吴凯 图源:科技日报

1992年至1998年,吴凯任武汉理工大学讲师。之后他进入企业界,1998年至2002年,任东莞新科磁电厂研发经理。

2002年,吴凯加入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研发总监。2011年,他出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至今仍担任该职务。

在同事们眼中,这位科学家总是能在复杂的实验室数据与具体的市场需求之间找到连接点。

“实验室里的突破,终究要走向生产线。”这是吴凯常对团队说的话。2023年,他选择辞去管理层职务,专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这个选择,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技术创新本质的理解,深耕才能生根。


Part 02

技术成就:构建宁德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吴凯带领的宁德时代技术团队,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能量密度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这些成就构成了他当选院士的核心支撑。

图片吴凯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图源:科学中国人

他提出的“泛在保险”安全思路,通过亚微米金属复合高分子集流体技术,解决了电池内短路起火这一行业难题。

在能量密度方面,吴凯团队研发的单晶镍钴锰三元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使电芯的比能量率先突破300Wh/kg门槛,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带来了质的飞跃。

在制造工艺上,吴凯团队突破了电池纳米-微米-毫米-米级跨尺度变形态高速制造技术,创立了PPB级大规模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建成锂电行业全球唯三的“灯塔工厂”。


Part 03

商业答卷:市场兑现与全球拓展

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宁德时代的三季度财报与全球布局提供了完整答案。

在宁德时代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21%

4acaaae213529927e4bbe2ad1d8d9034.png

更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150.68亿元,同比增长15.26%。这种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企业构建了宽阔的技术护城河,并直接体现在了19.13%的净利率上,这一数字同比上升了超过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市场用订单投出了信任票。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到406.78亿元,同比增长79.58%。这些订单背后,是客户对宁德时代技术实力的认可。

这些财务数据的强劲表现,为公司的全球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片

图源:星球储能所

在吴凯的技术引领下,宁德时代不仅在国内推进中州、济宁、福鼎、溧阳基地建设,在海外也加速布局

德国工厂产能逐渐爬坡,已实现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产;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这些国际化布局确保了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也为吴凯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舞台。

图片吴凯在工作中 图源:科学中国人

研发投入带来技术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推动全球市场拓展,而全球市场的收益又反哺更深入的研发投入。这种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个闭环中,科学家创新智慧的“科技丰碑”与企业的商业实践实现了完美融合,让宁德时代在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的巨大潜力。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