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ZxvnSRE3DF7M_q6dTvuw6w
黄浦江畔的玻璃幕墙依然闪耀,但阳光控股大厦的主人已经更迭。
经过37轮竞拍,阳光城总部所在地——上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最终以13.1亿元的价格成交。这一价格仅为该项目首次起拍价21亿元的六成。
这幢曾被誉为阳光城荣耀象征的总部大楼,此前经历了四次流拍,从2024年1月首次拍卖的21亿元起拍价,一路降至13.12亿元,却始终无人问津。
直至这次,才终于找到了新主人。

昔日辉煌
2017年,阳光城集团意气风发地将总部迁入这栋位于上海杨浦区黄浦江畔的大楼,并将其命名为“阳光控股大厦”。这栋拥有一线江景的豪华写字楼,成为了这家闽系房企狂飙突进的见证。
阳光城在资本市场的征程始于2002年,当时年仅34岁的公司创始人林腾蛟选择借壳“石狮新发”,完成了上市大业。
但真正的腾飞始于2012年将总部迁至上海之后。
凭借全国化布局和激进的土地获取策略,阳光城的销售额从2015年的300亿元一路飙升至2018年的1628.56亿元,正式跻身千亿房企阵营。
2019年,阳光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售额达2110.31亿元,一举冲入中国房企销售榜TOP15。
那时的林腾蛟风光无限,他以170亿元的身家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119位。
在2020年的榜单中,福州甚至有6人上榜全球房地产富豪榜,城市排名全球第十。
急转直下
“狂飙”突进带来的不仅是千亿业绩规模,还有高负债与资金吃紧的隐患。
2018年,阳光城的总负债已超过2000亿元;到2022年末,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274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2530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货币资金仅有83.49亿元,远不能覆盖短期债务。
债务危机在2022年全面爆发。2022年至2024年,阳光城净利润分别亏损125.5亿元、80.69亿元和195.6亿元,三年累计巨亏超过400亿元。
为化解债务风险,阳光城展开自救,变卖了包括所持兴业银行股权、万物云部分股权在内的多处优质资产。
阳光城及其母公司还转让了佛山陈村、浙江永康、四川宜宾、上海臻百利、希尔顿酒店等20余项优质资产,回笼资金均用于偿还债务,累计还债规模超过450亿元。
但这些努力未能挽救阳光城退市的命运。2023年8月4日,深交所决定终止阳光城股票上市。
残局难解
2024年3月,阳光城创始人林腾蛟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施志敏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此时的阳光城已深陷债务泥潭。截至2024年年末,阳光城资产负债率高达109.01%;到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进一步增至111.68%,意味着公司已资不抵债。
据阳光城公告,截至今年9月25日,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金合计金额达657.34亿元;公开市场方面,境外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22.44亿美元,境内公开市场债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计164.63亿元。
曾经的亿万富豪林腾蛟,如今不仅名下目前有19条限消令,涉案总金额超过10亿元。
根据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的公告,他还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行业样本
阳光城总部大楼被折价拍卖,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兴衰故事,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
这栋大楼最初的起拍价定为21亿元,但即便经历四次降价,也无人问津。
直到第五次拍卖,才以13.1亿元成交,比首次起拍价低了近8亿元。
这栋大楼被阳光城集团抵押,是《中建投信托-阳光控股大厦单一资金信托贷款合同》项下债务的抵押担保,被担保债权本金总额仅为9.33亿元。
而今,即使以13.1亿元的成交价计算,也已覆盖了本金债务。
阳光城上海总部大楼易主,仿佛一个时代的注脚。这栋曾见证一家房企冲进行业TOP15的江景大厦,如今在折价40%后终于迎来新主人。
而阳光城的故事仍在继续——公司公告称,为化解债务风险,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商讨多种方式解决相关问题。
但在超过650亿元的到期未付债务面前,这一切都表明绝非易事。
编辑:张 辰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