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从代工转跨境,看奥佳华如何靠按摩椅“躺”赚50亿

发布时间:2025-09-30 阅读量:4369 来源:闽商网纵横

近日,福建省工商联发布了2025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四个榜单。来自厦门的按摩器具行业巨头奥佳华集团凭借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荣登“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2025年上半年,奥佳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3.27亿元,同比增长5.65%;净利润2703.14万元,同比增长14.0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已高达51.06%,首次超过代工业务。这家深耕于健康产业,主打按摩椅、按摩器具的企业,经过30年发展,年营收已近50亿

代工之路,成为“按摩椅界的富士康”

奥佳华的故事始于1996年创始人邹剑寒从厦门一家外贸公司辞职。他与合作伙伴李五令共同借债50万元,承包了闽北浦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开始创业

图片

当时,国内按摩器具生产企业寥寥无几,邹剑寒在南平浦城一家乡镇企业找到了生产类似产品的设备。

半年后,第一款汽车按摩座垫成功问世并被美国客户采用,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卖

同年,邹剑寒把工厂从浦城搬到厦门,创立了厦门市蒙发利垫制品有限公司,专注于按摩器具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业初期,奥佳华前身蒙发利以OEM代工模式切入国际按摩器械供应链,为日本松下、美国HoMedics等品牌代工塑胶按摩小电器

2005年,凭借独创的PRMS(产品研发+制造+售后一体化)模式和对欧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蒙发利迅速成为全球最大按摩椅代工厂商

图片

2011年,邹剑寒带领蒙发利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国内“按摩器第一股”

但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邹剑寒开始筹划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品牌突围,并购构建全球品牌矩阵

2013年,邹剑寒做出重要战略决策:收购马来西亚知名健康品牌奥佳华(OGAWA)。

图片

随后几年,公司展开一系列战略收购:2015年收购中国台湾按摩椅品牌FUJI;2016年收购德国上市医疗健康企业MEDISANA;2017年,蒙发利正式更名为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这些收购,奥佳华构建了多品牌矩阵:“OGAWA奥佳华”主攻亚洲市场,“FUJI”专注中国台湾市场,“cozzia”布局北美场,“medisana”侧重欧洲市场。

这种“全球标准,本地落子”策略让奥佳华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

品牌转型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奥佳华全球首创的5D机芯技术继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AI按摩机器人甚至能通过情感识别算法根据用户情绪调整按摩模式。

跨境之道,差异化战略打开全球市场

奥佳华的跨境之路有其独到之处。当大多数品牌执着于欧美红海市场时,奥佳华选择差异化市场策略,以东南亚、中东、日韩等新兴市场为增长引擎

在渠道布局上,奥佳华采用多元化策略降低风险:在B2B端,与北美大型家具连锁建立长期合作;在B2C端,聚焦电商生态,在Lazada、Shopee等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并积极布局TikTok Shop等新兴渠道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灵活的市场策略。在印尼、巴西等市场,奥佳华推出灵活的分期付款方案,让月收入500-800美元的家庭也能负担中高端按摩产品。

这种“低门槛、高频次”的体验机制,有效扩大了潜在客群。

挑战与未来,转型之路永无止境

尽管业绩可观,奥佳华也面临不小挑战。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突出,CR5不足30%,新兴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市场份额

共享按摩椅与上门按摩服务的兴起,正在重构消费场景,奥佳华的传统渠道优势受到冲击。

面对挑战,奥佳华持续推动创新。2025年4月,奥佳华智能按摩椅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在电商平台创下3秒售罄纪录

公司还持续推进海外产能建设,越南工厂设计年产能540万台,已逐步投产。

在马来西亚TikTok平台,奥佳华的一款便携式按摩枕累计售出超过7600件,带来240万人民币的销售额

而这样的小爆款只是奥佳华全球布局中的冰山一角。

从代工到创牌,从国内到全球,奥佳华的成功转型印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躺赚”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坚定的品牌决心和持续的技术创新。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