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商会圈商社连线

政策赋能强根基 商政同心启新程——长春市南关区民康街道赴吉林省福建商会解读“四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

发布时间:2025-11-21 阅读量:2397 来源:吉林省福建商会

政企携手谋发展,政策春风暖商心。2025年11月20日,长春市南关区民康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哲宁、副主任李光生、副主任王予杉一行莅临吉林省福建商会,以“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为宗旨,专题解读“四上”企业年度入库纳统相关政策。吉林省福建商会监事长王卫清、常务副会长阮进元、执行会长许顺龙、副会长陈彬、轮值会长单位代表侯亮亮、理事杨艺辉及会员杨舒涵等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政策红利,共商发展大计,座谈会在坦诚务实、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此次政企对接活动,是民康街道践行“以商为尊、为商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南关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刘哲宁书记在致辞中开宗明义,阐明此次来访的核心使命:“政府与企业是发展共同体,街道此行旨在搭建政策落地的‘直通车’、资源对接的‘立交桥’、需求响应的‘连心桥’,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红利、找准发展定位,助力优质企业在南关区这片沃土扎根生长、发展壮大。”一番话语情真意切,既彰显了政府服务企业的诚意,也让在场企业家感受到了南关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政策解读环节,王予杉副主任从“四上”企业的定义、来源、入库原则等核心内容入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她介绍,“四上”企业是对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法人单位及规模以上工业个体经营户的统称,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活力的重要标尺。针对各行业入库标准,王予杉副主任进行了精准拆解:“从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到500万元的零售企业,再到200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不同行业的入库标准既体现了差异化考量,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她特别强调,入库企业将享受国家专项奖励政策,证券行业虽暂未纳入统计范围,但政府将持续关注各类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



李光生副主任则从企业发展与政府对接、异地商会协同发展两个维度展开交流。他指出,“四上”企业入库纳统不仅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里程碑”,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政府通过统计数据精准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才能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企业通过入库纳统获得政策支持,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是一个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过程。”同时,他鼓励吉林省福建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各异地商会的协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南关区乃至长春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政策的温度,在互动交流中持续升温。吉林省福建商会的企业家们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踊跃发言、坦诚交流。监事长王卫清结合建筑业企业发展历程,分享了对入库纳统政策的理解:“建筑业作为‘四上’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库不仅能获得政策奖励,更能提升企业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奠定坚实基础。”

常务副会长阮进元作为南关区二届政协委员,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南关区政府始终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从政策扶持到营商环境优化,给予了企业全方位的支持。此次政策解读让我们对入库纳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南关、深耕发展的信心。”

执行会长许顺龙从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出发,提出:“商会将以此次政策解读为契机,当好政策‘宣传员’、企业‘服务员’,帮助会员企业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推动更多达标企业入库纳统,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常态化沟通,为企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副会长陈彬结合口腔医疗行业特点,就服务业入库标准、数据申报等问题与政府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了详细解答;轮值会长单位代表侯亮亮围绕证券行业发展与“四上”企业培育的关联性提出见解,引发了在场人员的广泛共鸣。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企业家们对“四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更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的桥梁,凝聚了商政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从政策解读的高度,到政企合作的宽度,再到把握经济形势的深度,此次活动实现了多方共赢。

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长春市正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关区也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吉林省福建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组织会员企业认真学习领会“四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引导达标企业积极申报,同时发挥商会资源优势,推动企业间协同发展、抱团取暖,为南关区乃至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闽商力量。

    政企同心,其利断金;政策赋能,未来可期。相信在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和政策扶持下,在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奋斗下,更多“四上”企业将在南关区这片热土上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书写商政携手、共谋发展的崭新篇章!

商会简介

2007年2月1日,吉林省福建商会在广袤的北国大地播下了一颗合作的种子。作为吉林省最早成立的异地商会之一,历经十八载风雨淬炼,这颗种子已茁壮成长为连接吉林与福建的重要纽带,累计汇聚了3000余名闽籍企业家。在创会会长陈云辉,第二届、第三届会长陈金富,第四届、第五届会长翁国锋的接力引领下,商会始终坚守“携手会员,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初心,让八闽大地的商脉在吉林的黑土地上深深扎根、生生不息。

如今,闽商企业的版图早已融入吉林经济的肌理。从电子信息领域的数字浪潮到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精密打磨,从石油化工产业的矩阵布局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闽商企业构建起多元并举的产业生态。其中,服装、食品、珠宝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家喻户晓,加油站、能源、石材等实业遍布城乡各地,桥梁建设、医药研发等领域的企业更跻身全国行业标杆行列。这些闪耀的商业名片,不仅是闽商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在吉林经济发展的宏伟图谱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商会以“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为纲领,在自愿入会、自主管理的原则下,构建起坚实的组织架构。《福建商贾·信息动态》散发的墨香、微信矩阵的即时互动、会员小程序的智能联结,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商机对接、权益维护、能力提升的全方位服务网络,让每一家会员企业都能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作为吉闽两地经济交流的“摆渡人”,商会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协作之桥。300余场招商洽谈会如春风化雨,激活了投资的春水;100余次联谊活动似暖阳拂面,焐热了合作的温度;数十位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以真知灼见为两地发展建言献策。千亿元级的实体投资如甘泉般润泽吉林大地,50余万个就业岗位稳稳托举起民生希望,数十亿元的利税源源不断反哺地方发展。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闽商与吉林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是两地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写照。

在公益的道路上,商会同样步履坚定。累计超亿元的捐款捐物,在助学兴教、救灾济困、扶贫助农的赛道上留下了温暖足迹,让“闽商大爱”成为连接吉林与福建两地人民的情感纽带,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这份不懈的耕耘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商会先后荣获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全国工商联抗击疫情先进商会组织、吉林省5A级社团组织、吉林省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这些沉甸甸的称号,见证了商会的成长与担当,也赢得了各级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如今,吉林省福建商会仍是闽商逐梦吉林的温暖港湾,是连接南北的坚实桥梁。在未来的征程中,它将继续凭借坚韧的品格与过人的智慧,为吉闽两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联系我们

吉林省福建商会(入会咨询)

手机:13204310001(微信同步)

电话:18544136789(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