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1XwXPecpH4I_XwEHNQlruQ
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通报我省“十四五”期间数字福建的总体情况。省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廖凯、杨东,总工程师刘民杰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郭文忠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数据系统实施数字福建升级版工程,先后承担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等一批国家试点任务,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十四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有望如期完成。
“十四五”以来,我省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福建实践的重要工程,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流通体系建设,数字福建的“高速路”更加通畅。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超15万个、10G-PON端口近100万个,实现所有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乡镇以上区域千兆到户能力普及。物联网终端用户较“十三五”末增长1.5倍,连接规模居全国前列。全省算力“一张网”和数据流通体系加快形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福建)区域功能节点项目入选国家首批省级节点,福州、泉州、漳州3市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城市,厦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列入国家试点。
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我省整合构建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从汇聚治理、登记管理到开发利用的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全面、系统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省份。福建的开放数林指数由2020年的全国第9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4位,2025年数林运营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梯队,6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入选国家示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福建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出台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从2020年的2.0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2%,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数字经济“独角兽”“瞪羚”企业数量从89家增至350家,年均增长超30%。
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马尾物联网、思明人工智能、上杭半导体新材料等18个省级集聚区,2024年总营收达6800亿元,年均增长22.6%。数据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卫星应用、信创等产业加快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厦门成为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全球触控屏模组最大研发生产基地。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农业领域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600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围绕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建成超百家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超千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工业领域开展“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行动,服务企业超万家,新增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6家,总数居全国第三,宁德时代、京东方、九牧入选世界灯塔工厂、黑灯工厂。服务业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稳步推进,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累计解决融资超1.3万亿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持续壮大,电商渗透指数、支撑指数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
数字化建设不断拓展至民生领域。福建智慧教育平台汇聚资源35万条、省级精品课程3000多门,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试点校达214所,实现学校宽带网络和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卫健、医保、药监部门互联互通,汇聚医疗数据超235亿条,488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群众4.62亿人次,全省医保码用户超3400万人。智慧养老稳步推进,“福见康养”公众服务平台接入863家养老机构、2997个老年食堂和10万余张床位。
智慧出行和数字文旅场景日益丰富。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实现“一码通行”,停车无感支付广泛应用,福建高速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多项功能,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畅游八闽”平台接入120多家A级旅游景区,用户超200万人。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专题数据库建成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转型中焕发新活力。
城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全省建成覆盖省市两级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运行全域感知、智能预警和高效指挥。福州、厦门、泉州、莆田4个城市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依托数字应急综合平台,福州城区水系调度系统排水防涝效率提升50%,获2024世界智慧城市安全与应急大奖。莆田“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厦门“网格通”平台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福建创新构建“数字一栋楼”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政策事项“一网公开”、政务服务“一网办事”、行政执法“一网监管”、公共资源“一网交易”。全省统一政策文件库归集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文件超4.4万项,推出460多个“搜索即服务”场景,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连续3年全国第一。全省600个高频事项、93%以上政务服务办件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超4000项涉企事项实现掌上办理,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从“高”提升至“非常高”。
“十四五”以来,我省同步强化创新驱动、制度供给和安全保障,持续优化数字发展生态。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339家增至6818家,年均增长超10%;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237件增至5019件,年均增长超20%。我省建成“数字福建安全大脑”,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审查和数据安全治理制度,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我省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明确99项任务和80项重点项目,制定实施《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政策文件,系统构建公共数据基础制度,为国家数据制度建设贡献福建经验。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我省出台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全国首批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已登记2000多个数据资源和产品。依托统一开放平台和开发服务平台,上线340多个公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场景,覆盖财税金融、医疗健康、交通旅游、市场监管等领域,服务覆盖超400万人、16万家企业,助力解决融资需求超万亿元。两批共28个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推动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公共数据运营服务收费标准,创新按数据项设上限价格的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今年6月,全国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府指导定价产品在福建交付,截至目前,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合同金额超500万元。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福建连续承办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百余场高水平分论坛,发布180多份国家级重大政策和重要报告,累计招引项目超340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中国—海合会国家数字经济投资合作专题论坛、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对话会、中国—中亚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等活动相继在福建举办,数字开放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把数字化全面赋能作为全省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工作专班和调度协调机制,扎实推进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
下一步,福建将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稳步提升数字化发展整体效能;继续推进“数据×”“AI+”等重点应用,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服务提质增效、社会治理更加精细;积极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完善数字发展制度体系和开放合作格局,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经验。
我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以“闽人智慧”为数字中国建设增色添彩,奋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数字福建建设新篇章。
来源:海峡通讯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事件记录


电话:0591-87851720
传真:0591-87851720
邮箱:minswx@163.com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数字内容产业园
法律顾问:福建宏飞律师事务所 吴跃华 主任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