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焦点人物

从赤字县到全国百强县!南安老板有多拼?喝马桶水、卖房创业…揭秘1844亿GDP背后闽南血性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量:6421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在福建绵延的山海之间,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如星罗棋布般绽放别样光彩。南安—这个泉州下辖的县级市正书写着现代版的"点石成金"传奇。30多年前它曾是财政赤字县,如今却以1844.2亿元GDP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列。“世界石都”“中国水暖之乡”等称号见证其产业雄心。

闽商网将聚焦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深入解读南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产业南安:无中生有的山海智慧

石材陶瓷:点“石”成金的全球野心
水头镇的故事堪称传奇——这座闽南海滨小镇,既不产大理石,也无花岗岩矿脉。上世纪90年代,当地工匠从毗邻矿区打工起步,借力侨资与外贸,将意大利卡拉拉白、巴西奢石汇聚于此,再销往全球150个国家。如今,南安石材产值超
130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量的60%与55%,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石都”


水暖卫浴:从“打铁匠”到世界龙头
在“中国水暖之乡”仑苍镇,九牧集团的“黑灯工厂”里,5G专网调度机械臂昼夜不息。这里年产400万套智能卫浴,全球每10户家庭就有1户用南安造的水龙头
产业崛起的根基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英都镇的供销大军背着阀门配件走遍全国,用脚底板丈量出占全国70%份额的销售网络。如今,一条26.8公里长的水暖卫浴千亿生态走廊串联起2500家企业,九牧以1368亿元品牌价值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行业巨头,专利数超2万项。


商帮群像:草根逆袭与家国情怀

黄敏利(敏华控股):香港流水线上的“沙发大王”
1965年生于南安农家的黄敏利,15岁赴港打工时日薪不足4美元。1992年,他卖掉唯一公寓筹资12万美元,在深圳创办敏华沙发。三名员工、破旧厂房,是他全部的家当。凭借对欧美市场的敏锐洞察,他将沙发销往全球,2010年登陆港交所,身家超200亿港元
这位"沙发大王"始终记得闽南老家的教诲,获颁香港铜紫荆星章后,将更多资源投入实业报国。

黄朝阳(中骏集团):绿皮车颠簸出的百亿版图
1984年,18岁的黄朝阳挤上开往东北的绿皮车,他用攒下的积蓄创办中骏机械,
之后创办中骏置业,从配件贸易转向地产开发。2010年港股上市时,中骏已成百亿房企,连续7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销售规模超过1000亿人民币。但他最自豪的并非财富,而是累计捐资9亿元支持公益事业——其中5亿元注入南安慈善总会,创下当地纪录


侯昌财(源昌集团):泥水匠的75亿教育反哺
小学辍学的侯昌财,15岁靠贩运鸭苗赚到53元“巨款”。1992年,他带着泥瓦刀闯荡厦门,在富山展览城工地上,亲自砌砖、纠偏,被戏称“包工头里的质检员”。1997年,侯昌财正式从事房地产开发,开创了他的源昌集团,进军厦门建筑业,以"速度与质量"闻名,曾22亿元竞得厦门地王。为弥补儿时遗憾,他捐建103栋教学楼,设立昌财学村基金,教育慈善投入达75亿元,并任
南安市慈善总会会长,成为慈善领域领袖人物。


林孝发(九牧厨卫):喝千次马桶水的“技术偏执狂”
1990年,林孝发以2万元借款、2名员工起步,研发出中国首款快开水龙头。为自证智能马桶水质,他当众饮用过滤水千余次,被称“最疯老板”。
如今,九牧建成全球首座卫浴“黑灯工厂”,用5G技术实现365天无人化生产。在他带领下九牧从五金小厂到全球卫浴龙头,品牌价值1368亿元,专利超2万项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产业,目标2030年营收破千亿


慈善基因:财富深处的乡土回响

南安人的财富观里,总镌刻着侨领李光前家族的箴言:“财富的真谛是给予。”这里有着330多万南安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诞生了14个教育基金会,连人口不足500人的诗溪村都有乡贤捐资80万元成立基金会。当九日山的海风再次掠过郑成功雕像,这座县域的答案早已清晰:以实业为锚,以创新为帆,以慈善为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里,永远奔涌着“爱拼敢赢”的闽南血性


来源:闽商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沈冬妮

审核: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