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福建教育精准资助:困难学生体面完成学业“一个也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7-07-19 阅读量:2303

  又一批大学新生即将入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又将成为广大热心网友关注的热点。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今年福建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继续增强,学生入学前、入学中、入学后都不用为学费和生活发愁。

  精准资助:不花家里一分钱也可顺利完成学业

  根据教育部门要求,福建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必须开通“绿色通道”,大学新生能够获得哪些资助,可在学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和教育部门发放的填报志愿手册上了解到。如果学生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再办理资助手续。

  记者从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了解到,该校今秋的录取通知书会相关提醒有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报道时必须携带《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材料,学校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向学生介绍学校的资助政策,学生填写学校的《“绿色通道”申请表》后,即可办理报到手续。

  学生报到后,学校对学生提交的《“绿色通道”申请表》进行审核,学生再到学校“绿色通道”处登记入学。之后学校会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定学生困难等级,然后采取“组合资助”的方式进行资助:其中,对于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等为辅,以社会助学金为补充;对于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为补充。

  近日,有关中科大、南京理工等高校“悄悄往困难学生餐卡打钱”的帖子在网上热传。这些高校采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不用学生提出申请,主动向经济拮据的大学生提供资助,既达到精准资助的目的,又维护了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这种举措被誉为精准资助的“最高境界”。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春生告诉记者,目前福建省也在朝主动资助方面进行努力,推出了精准资助方案,对学生困难状况进行科学量化评估,学生只要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教育部门根据这些信息给予相应的分值,将学生分为特别困难、一般困难、不困难三种情况开展资助工作,这套评估系统将于今年秋季在高校中进行推广使用。据透露,福建一些高校已经先行根据教育部门的评估办法,成功研发相应的网上平台,可让学生在他人不知情的环境下完成信息填报,由学校根据申报情况进行主动资助,系统还可定期监测,自动对资助政策进行调整或保持。

  “学生入学后根本不用为学费发愁。”张春生介绍说,福建省实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十年,以前一些网传的“家贫失学故事”早已不复存在,各高校的“绿色通道”做法基本相仿,今年秋季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无须为学费发愁。他表示,只要生活不奢求挥霍,申请资助的学生可以不花家庭一分钱,单纯靠资助体系都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免担保贷款:教育公平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与往年相比,今年福建对生源地贷款手续进一步简化,规定不用担保人即可办理。学生本人只要携带录取通知书、本人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书,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即可一站式办妥助学贷款手续,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可省去为此跑一趟城关的劳顿。

  目前福建开展助学贷款的银行在原有农村信用社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基础上,新增了邮政储蓄银行这些银行资金雄厚,构成了遍及城乡更为密布的助学贷款服务网点。

  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学生资助发展概要(2007-2016年)》,2007年以来的十年间,福建省共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67.92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57.78亿元;全省累计为50.72万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发贷款金额达29.44亿元,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人数达41.35万人,发放贷款金额24.85亿元。

  实施学生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促进了教育公平、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人才培养,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目标,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充分肯定。据悉,对于极个别困难学生因重大变故暂时还不起贷款的情形,可由银行先进行代偿,让学生贷款更加无忧。

  精准资助体现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制度优越性。曾经在美国留学的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介绍说,对高校学生进行精准资助的做法,在许多发达国家根本不可想象,美国高校对延误缴纳学费的学生处理办法就是直接通知开除!他表示,我国政府为困难学生的考虑很周到,会激发更多高校学子刻苦学习、报效社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