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中国产业地理盛典——寻找中国产业高地 · 晋江

发布时间:2025-05-08 阅读量:309 来源:央视财经

在中国东南沿海,有一座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创造了年产10亿双运动鞋的奇迹。


图片


这就是晋江,全球每5双运动鞋就有1双诞生于此,孕育了50多家鞋服产业上市公司,形成覆盖研发、生产、配套的完整产业集群,被称为“中国鞋都”。


当《中国产业地理盛典——打卡吧!中国产业高地》聚焦晋江,我们发现,晋江鞋业在“产业集群+品牌升级+数字赋能”的三重驱动下,开启了一场鞋业科技领跑之路。


01、“天花板跑鞋”里的科技执念


在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打卡体验官刘仲萌手中的“前掌之王”C10 Pro跑鞋正在接受“暴力拆解”。这双售价2599元的跑鞋里,藏着航天级材料的技术标准:仿生豹纹大底能在-20℃至50℃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氮Pro中底材料回弹率达90%,双曲型碳板的设计更是解决了传统跑鞋中腰塌陷的行业难题。


图片


奥运冠军贝克勒曾穿着安踏C10 Pro跑鞋,一年内二刷全马世界纪录。这双跑鞋一经问世,短短一年就累计支撑180多位运动员站上领奖台。这样连续开挂的背后,是晋江系鞋业的崛起。


数据显示,晋江鞋企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50亿元,拥有3000多项专利,从鞋面的无缝一体织技术到鞋底的超临界发泡工艺,每一项创新都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鞋”的技术高度。


图片

02、品牌觉醒:从代工厂到自主品牌的转型突围


作为深耕儿童市场35年的品牌,大黄蜂的品牌总监谢存亮介绍,“大黄蜂”童鞋靠“细节革命”破圈:除了将“变形金刚”机甲元素融入鞋的设计外,大黄蜂还在鞋面上应用了炫光KPU材料。


图片


这种材料在白天吸收阳光后,夜里可实现自发光警示作用。除此之外,纽扣鞋带的设计让儿童更方便穿脱。大黄蜂将这类“场景化创新”在拼多多上精准投流,可获得平台资源倾斜达到全平台覆盖。此外,品牌还可以通过销量和点击量,掌握用户群喜好,调整产品策略。


图片


在海峡虎拖鞋的生产车间,流水线正以每分钟16双的速度产出新款洞洞鞋。谁能想到,这家如今年产千万双鞋的潮牌企业,曾经只是为国际大牌代工的工厂。


图片


创始人俞总坦言,2018年转型时,拼多多给予了海峡虎大力支持,从引导品牌入驻平台,到培训如何通过操作电商将外贸下行的空间弥补起来。拼多多平台的大数据赋能,让他们精准捕捉到年轻消费者对“轻量化、舒适度、个性化”拖鞋的需求,短时间内就打造出一系列爆款。


海峡虎用“晋江速度”实现品牌转型:其工厂拖鞋年销量1800多万双,1小时可以产出1000双。2023年,海峡虎在拼多多日均销量达1万到2万双,旺季峰值突破5万双。


今年4月份,拼多多继“百亿减免”“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之后,正式推出“千亿计划”,持续加码对产业带商家的扶持,依托平台的数字化能力,推动商家完成产品、技术的升级,破解代工模式以来的“同质化竞争”难题,助力更多像晋江一样的产业带实现品牌化转型。


图片


晋江鞋业从“一根根线”起步,如今发展成为中国产业高地的标杆样本。其以全产业链闭环、品牌集群崛起的突围历程,不仅讲述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商业传奇,更折射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区域活力——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动能,正是中国4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