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商会圈商社连线

交流互鉴促发展 聚力同行创未来——吉林省异地商会聚首吉林省山东商会谋协作 吉林省福建商会踊跃响应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11-07 阅读量:1312 来源:吉林省福建商会

时维仲冬,序属葭月。11月5日,一场承载着协同发展期许的交流盛会在吉林省山东商会拉开帷幕。应吉林省山东商会秘书长孙贵文诚挚邀约,吉林省福建商会与吉林省浙江、陕西、赣商等15家异地商会秘书长齐聚一堂,以“参观考察+深度研讨”为纽带,在党建阵地的红色熏陶里感悟初心,在文化墙的岁月印记中探寻商道,于思想碰撞间奏响“以商聚智、以商聚势、以商聚心、以商聚情、以商聚力”的协作强音。

步入吉林省山东商会办公区域,规整有序的空间布局彰显着管理的严谨,独具匠心的文化展示墙铺展着发展的脉络,底蕴深厚的党建阵地传递着信仰的力量。参会者驻足凝视,从“党建引领商建”的实践成果中,读懂了商会作为“政企桥梁、会员娘家”的责任担当;从“诚信立商、抱团兴商”的理念标语里,触摸到异地商会扎根吉林、服务一方的赤诚初心。这场沉浸式参观,不仅让各商会对吉林省山东商会的建设水准有了直观认知,更为后续的深度交流筑牢了“同心同向”的思想基石。



研讨环节,议题如星火点亮思维旷野,共识似春潮汇聚发展力量。围绕“职能部门对接”这一核心命题,秘书长们聚焦吉林省委社会工作部对商会管理的新要求,梳理与民政厅、工商联、商务厅的协作脉络,在“政策解读+路径规划”的探讨中,明晰了“借政策东风、破发展难题”的方向——这正是“以商聚智”的生动实践,用集体智慧为商会发展打通政策“堵点”,为企业对接资源搭建“快车道”。

当话题转向“政策与资源落地”,残疾人保障基金合规缴纳、免税政策精准适用等热点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各商会结合自身服务会员的经验,分享“政策宣讲进企业”“合规指导一对一”的做法,也坦诚交流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从“如何让政策红利直达小微企业”到“怎样平衡公益责任与商会运营”,每一次观点交锋都在凝聚“以商聚势”的合力,将分散的政策认知整合为系统的服务方案,让商会成为政策落地的“转换器”、企业发展的“护航者”。

商会内部建设的探讨,则更显“以商聚心、以商聚情”的温度。秘书长们围绕“会长引领力”“秘书处服务力”“成本管控力”三大维度各抒己见。有的提出会长要立足战略领航者定位,把握商会发展方向,有的强调秘书处需以会员需求为核心,创新服务模式,还有的分享“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具体举措。话语间,既有对商会管理的理性思考,更有“抱团取暖、共克时艰”的共情共鸣——正是这份“商者同心”的情谊,让异地商会成为漂泊企业家的温暖港湾,让他乡即故乡的归属感在交流中愈发浓厚。

而“商会协同发展”的议题,更是将研讨推向高潮。大家一致认为,异地商会虽籍贯不同、产业各异,但“服务吉林发展、助力企业成长”的目标高度契合。唯有加强互学互鉴,复制标杆商会的成功经验,才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吉林省福建商会代表在发言中,结合闽商“敢闯敢试、善观时变”的特质,提出“建立商会协作清单、开展跨商会产业对接”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这便是“以商聚力”的深刻体现,将单个商会的“独角戏”变为多方协作的“大合唱”。

此次盛会,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一场共识的凝聚。各异地商会在交流中明晰,作为连接“家乡与驻地”的经济纽带,异地商会既是“招商引资的红娘”,能为吉林引入外地资本、技术与人才;也是“产业协同的纽带”,可推动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更是“社会治理的助手”,能协助政府化解企业难题、助力民生改善。正如吉林省山东商会所展现的,党建引领下的商会组织,既能以“商”的活力激活市场动能,又能以“会”的凝聚力传递社会温情。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此次交流活动,为吉林省异地商会协作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未来,吉林省福建商会将与各兄弟商会一道,持续以“五聚”优势为笔,以区域发展为卷,在招商引资中牵线搭桥,在产业协作中赋能增效,在民生服务中担当作为,让异地商会的“涓滴之力”汇聚成推动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洪流”,为两地产业共兴、民生共富、文化共融贡献更多商会智慧与力量。

商会简介

2007年2月1日,吉林省福建商会在广袤的北国大地播下了一颗合作的种子。作为吉林省最早成立的异地商会之一,历经十八载风雨淬炼,这颗种子已茁壮成长为连接吉林与福建的重要纽带,累计汇聚了3000余名闽籍企业家。在创会会长陈云辉,第二届、第三届会长陈金富,第四届、第五届会长翁国锋的接力引领下,商会始终坚守“携手会员,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初心,让八闽大地的商脉在吉林的黑土地上深深扎根、生生不息。

如今,闽商企业的版图早已融入吉林经济的肌理。从电子信息领域的数字浪潮到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精密打磨,从石油化工产业的矩阵布局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闽商企业构建起多元并举的产业生态。其中,服装、食品、珠宝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家喻户晓,加油站、能源、石材等实业遍布城乡各地,桥梁建设、医药研发等领域的企业更跻身全国行业标杆行列。这些闪耀的商业名片,不仅是闽商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在吉林经济发展的宏伟图谱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商会以“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为纲领,在自愿入会、自主管理的原则下,构建起坚实的组织架构。《福建商贾·信息动态》散发的墨香、微信矩阵的即时互动、会员小程序的智能联结,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商机对接、权益维护、能力提升的全方位服务网络,让每一家会员企业都能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作为吉闽两地经济交流的“摆渡人”,商会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协作之桥。300余场招商洽谈会如春风化雨,激活了投资的春水;100余次联谊活动似暖阳拂面,焐热了合作的温度;数十位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以真知灼见为两地发展建言献策。千亿元级的实体投资如甘泉般润泽吉林大地,50余万个就业岗位稳稳托举起民生希望,数十亿元的利税源源不断反哺地方发展。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闽商与吉林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是两地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写照。

在公益的道路上,商会同样步履坚定。累计超亿元的捐款捐物,在助学兴教、救灾济困、扶贫助农的赛道上留下了温暖足迹,让“闽商大爱”成为连接吉林与福建两地人民的情感纽带,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这份不懈的耕耘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商会先后荣获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全国工商联抗击疫情先进商会组织、吉林省5A级社团组织、吉林省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这些沉甸甸的称号,见证了商会的成长与担当,也赢得了各级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如今,吉林省福建商会仍是闽商逐梦吉林的温暖港湾,是连接南北的坚实桥梁。在未来的征程中,它将继续凭借坚韧的品格与过人的智慧,为吉闽两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联系我们

吉林省福建商会(入会咨询)

手机:13204310001(微信同步)

电话:18544136789(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