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戏剧编剧要慢下来

发布时间:2019-08-05 阅读量:31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这些年因工作的关系,结识了不少戏剧编剧。他们中有搞大型剧目创作的,有搞小戏小品创作的;有擅长于排京昆大戏的,也有专注于地方剧种的。无论属于哪一类,他们都有个共同点——越来越忙。

戏剧编剧忙了是好事,说明各地重视文艺创作。但如果因为忙,导致创作的本子质量上不去,这就不免让人质疑编剧的水平。

某省级院团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此前团里邀外地一位编剧写戏,要价20万元。两个月写成后,团里发现不符合预期,想跟编剧商量修改。但得到的答复是没时间,因为他手头接了三四个本子,都是年底交稿。

曾经农民种稻子讲究的“压茬前进”,如今成了很多戏剧编剧的工作写照。而这样如流水线般的创作模式,虽然保证了按时交稿,但也只是“看似顺畅”,剧本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文艺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它区别于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时间与阅历的积累,需要有生活的体验和思想的火花。对戏剧编剧而言,作者不仅要了解所写人物、事件,还要对剧种、剧团、演员比较熟悉。同时,好的剧本鲜有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不停的打磨、修改,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听取各方意见。

在“压茬前进”的创作节奏中,编剧每年创作的作品数量貌似可喜,但长期处于交稿焦虑状态下“赶”出来的本子,多数缺少文艺作品该有的“烟火气”与厚重感。相反,那些一字一句“抠”出来的剧本,虽然创作过程“山重水复”,但立上舞台后总让人有“柳暗花明”的快感。

戏剧编剧应当慢下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采风、思考,而不是向壁虚造。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当下,各地已不缺少“高原”;而要攀登“高峰”,靠“快跑”是上不去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