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陈金富:怀揣200元 打拼成吉林最大木材商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3-03-25 阅读量:3916
/
 陈金富会长解读闽商创富密码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十八大报告摘要

一盏清茶,一支香烟,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陈金富却用自己的淡定换来了一种熟悉的感觉。的确,这个35年前的小竹匠现在有资格淡定下来。按照他的说法,支持这种感觉的就是闽商独有的坚持与勤劳……

创富故事>>

怀揣200元 小竹匠打拼成吉林最大木材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福建商会会长陈金富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闽商质朴个性的商人,在他的身上,福建商人的特质充分展现。“创富、淘金,这个梦在吉林开始!”

1978年,陈金富只身来到长春时,正值年富力强的年龄。他用身上仅有的200元钱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做起了竹器生意,并开始了他漫长的创业之路。“刚来的时候,对天气一直都不适应,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和语言上的障碍,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陈金富说,“那时候,每天起早贪黑,编织笼屉,走街串巷,省吃俭用,就连8分钱的车票钱都不舍得花。”就这样几年下来,靠编织笼屉为生的他,略有了些积蓄。

1988年年初,陈金富抓住机遇,创办了长春市富春木材经销公司,因为当时的长春木材市场大部分都是福建商人在经营。为了加快创业步伐,他和长春市星宇集团合作,创办了木材大市场。创业之路非常艰辛,但他从没有退缩过,每年冬季他都会亲自到吉林省林区和黑龙江省林区采购木材,每天都要在深山老林徒步四五十公里,尤其是黑龙江北部林区,雪埋到半腰深,他深一脚浅一脚,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从竹笼,到竹器,到木材,再到建材,房地产,35年间,陈金富从一个小竹匠成长为吉林富民集团的董事长,吉林省福建商会的会长。而这种从小到大的积累,也让如今的他成为吉林最大的木材商人之一。

创富奇迹>>

12万闽商 在吉创造3000亿财富

在吉林活跃的闽商不仅仅是陈金富一人。

据介绍,2006年,为了形成“抱团共发展”的战略模式,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吉林省福建商会正式成立,现有会员单位256个,会员8000余人,投资经营包括房地产开发、冶金、轻工、电子、制衣、建筑、矿产、养殖、医疗、餐饮、文化娱乐、宾馆、金银珠宝、百货等多个行业。其中福耀玻璃、超大现代农业、中国武夷、紫金矿业等大型上市公司在吉林省投资不断增加,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发展到如今,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活跃着的闽商,更是达到了12万人,他们在吉林省的投资总额已经达3000多亿元。走上街头,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建材以及茶叶店铺中,您就能轻松地找出他们的身影。

创富密码>>

小资本起步 一步步积累成就闽商

“实际上,大多数闽商和我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在起步之初,都没有显赫的背景和巨额的资金,小资本起步几乎是每一个闽商的特点。”一个个光环之下,陈金富却并没有因此失去淡定的神色。在他理解,闽商的精髓就在于完美地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平淡中的积累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创富密码。

“简单地举个例子吧,上世纪90年代,我在四平为一个部队制作竹笼,一个竹笼的销售价格是15元。而利润仅仅是几元钱。可就是这几元钱一个的竹笼,让我有了后来做竹器生意的资金,而在竹器生意上的积累,让我有了进军木材市场的资本,以至于现在在吉林省,我可以说是做木材生意最大的人之一。”陈金富说。

而很多福建商人在刚来到吉林时,都是这样起步,从几元钱甚至是几分钱的生意开始做起,一步步积累,最终成就了一个连国际上都名声显赫的群体——闽商。

吉林这片黑土养育的不仅仅是闽商。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商会工作会议上就了解到,我省第一家异地商会——上海商会于2006年9月3日成立,之后福建、广东、山东、浙江、湖南、川渝、江苏、山西、河南等9家商会先后挂牌成立。截至目前,省级商会已达到15家,其他各类商(协)会5家,在外省市区成立的吉林商会9家,初步统计,会员企业已近4000家。2012年,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02%。利用域外资金完成3790亿元,同比增长29.75%。商会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桥梁。商会以其广阔的人脉资源和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吸引更多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加入,呈现加速成长的趋势。

商会企业的蓬勃发展,开启了更多投资之路。2012年,广东省企业在吉林省投资达880亿元。广东商会会长陈敏雄表示,商会将筹划在长春建设科技产业园,吸引粤港台澳的投资者到长春共同开发建设。

有熟悉各商会的人士透露,在吉林发展壮大的各大商会各具特色,每个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创富密码。例如,沪商精明果敢、彰显实力;浙商靠头脑,有句话叫“浙商见哲商”;广东商人抱团,团结创富……

这些有代表性的商会,在吉林大地上开花结果,投资发展,展现着他们不同的创富精神。

创富动力>>

吉林好政策 让福建商人“眼热”

是什么吸引了众多的闽商纷至沓来,实现他们的创富梦想?

陈金富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到吉林省发展的闽商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吉林不断出台的好政策让福建商人“眼热”了。

陈金富告诉记者,仅仅自福建商会成立以来,经商会牵线搭桥,共为吉林省招商引资达253亿元。福建商会还被省政府誉为招商引资的“红娘”,并被评为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外埠商会一等奖。

而目前,在吉林投资创业的12万福建人,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在吉林屡次振兴民营经济,不断出台新政策的吸引下,来到吉林的。

创富建议>>

改革金融服务 松开民营经济发展扼颈之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吉林正在兴起的民营经济,这些在吉林省创业成功的外埠商人又有什么建议呢?

“目前,吉林省拥有开放的市场,良好的政策,应该说,是市场发展的最好时机。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需要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对此,陈金富介绍说,在他的家乡,工商办照大厅中,最多的不是商人,而是银行的服务人员,“只要你领到营业执照,后面就会有一排银行的服务人员主动给你介绍他们的金融产品,甚至当场凭借营业执照就可以办理贷款业务。而这在吉林是看不到的。”

为此,他认为,在当前的时机下,广大私营企业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改善、提高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融资实力。

同时,金融部门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现行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在私营企业贷款时对抵押的财产范围逐步扩大,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同时,增强抵押和担保措施的可操作性与灵活性,加强对私营企业的授信管理,增加私营企业的信贷规模,对一些讲诚信、实力强、资信好、社会贡献大的私营企业给予一定规模的信用贷款支持。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贷款担保机构的建设,不断扩大现有担保机构的实力和担保能力,对一些效益好、风险小、信誉高的私营企业以可操作性强、灵活方便的担保措施,支持私营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支持。

“只有从金融上松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扼颈之手,才能让民营经济真正发展起来。”陈金富说。

记者 骆家烨/报道 盛雪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