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闽商郑少坚商业传奇:从负债200万到银行老大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4-08-31 阅读量:2286
郑少坚
 
  近日,2014福布斯菲律宾50富豪榜出炉,81岁的华裔银行家郑少坚及其家族以37亿美元身家,排名第七位。他创办的菲律宾首都银行是该国第一大金融控股集团,业务发展与几千万菲律宾人的生活与生意紧密相关。

  郑少坚的创业经历堪称一部商业传奇:25岁创办首都银行后,他锐意创新,迅速坐上了全菲银行业的头把交椅,并刺激带动了菲律宾银行业的整体成长。事实上,银行业并不是郑少坚事业王国的全部。20岁时,他便独挑大梁,创办了面粉厂,该厂后来占有了菲律宾20%的面粉市场;在银行业取得成功后,他又相继进入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并在这些领域同样占据龙头地位,被公认为是菲律宾最成功的“华人大班”之一。

  小狗也要大声叫

  20岁打响创业第一枪


  郑少坚出生在福建,8岁时迁居菲律宾。彼时,郑父已在菲律宾商圈混得风生水起。

  在很多人眼中,郑少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今日取得的成功与其家庭有很大关系。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当年,郑少坚投奔父亲时,父亲已在菲律宾组建了新的家庭,复杂的家庭情况令年少的郑少坚备受委屈,但也磨砺了他,“小时候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培养了我的斗志”。

  彼时在菲律宾,国家开始支持工业化的发展,郑父想抓住这个机会转做实业,他最初准备开纺织厂,但却慢了一步,很多同行已经抢先进去了。

  就在父亲感到迷茫的时候,郑少坚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生意,“我和几个朋友到香港去参观,无意间发现面粉厂的生意很红火。”那时,以面粉为主的食品,比如面包等等还在菲律宾人的生活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郑少坚看好这个生意的前景,劝说父亲进入到这个行业。

  父亲也认为值得一试,但问题是,谁去做?

  当时,郑少坚才20岁,刚入商场2年,父亲决定让他去。“当时家里没有一个人懂工业。中国有句话,指鹿为马,在外人看来我连鹿都不是,我只是一条小狗,但小狗也要大声叫。”郑少坚风趣地形容当时情形。

  为了鼓励郑少坚,父亲承诺:赚钱后给他一成。郑少坚放胆一搏,投资100万美元建立面粉厂,这在当时是笔巨款。就在工程快完工时,他遭遇一个巨大的挑战,“做到80%的时候没钱了,菲律宾的银行很保守,我到处筹钱,没有人愿意借。大家都怀疑,一个20来岁的小孩哪能做这么大的生意。如果工厂做不起来,家里也只能破产了。”

  如山压力全集中到年轻的郑少坚头上,好在,最终事情有了转机,他从一家国有银行贷到款,面粉厂得以顺利完工。

  工厂开工两年内,郑少坚就赚回了全部投资。到1960年时,他一手创办起来的面粉厂已可供应菲律宾20%的市场,远远超越了父亲的生意。

  “异想天开”办银行

  从负债200万到龙头老大


  初次独挑大梁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郑少坚很清楚,自己早晚要离开复杂的大家庭。 他也有了一个新的创业目标——办银行,“办面粉厂的过程中,几个银行不肯借给我钱时,我就想,银行业可以说是万商之商,做什么生意都离不开它。所以,面粉厂一进入正轨,我就开始做这个梦了”。

  认准目标后,郑少坚执意辞去面粉厂的职务,扔掉令外人眼热的“金汤匙”,立志要创一番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所有人眼中,郑少坚开银行的主意是“异想天开”,但他反复游说父亲支持自己开银行,并提议由家里借给他一半的资金,利息照算,另外一半资金自己筹措。最终,他的银行梦得以启航。

  1960年,刚满27岁的郑少坚在菲律宾创立了首都银行,并于1962年9月正式开始营业。首都银行成立之初,注册资本只有200万美元,却要与多家有上百年历史的银行机构竞争,它能脱颖而出,成为菲律宾银行业的龙头,与郑少坚与众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大胆突破创新的精神密切有关。

  菲律宾社会一直相当保守,在首都银行成立时,当地的华人银行业依然是十分陈旧的店铺式经营。比如当时菲律宾最早、也是当时最大的华资银行,其规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才有一个总行和一个分部。创立首都银行后,郑少坚大胆地带领首都银行迈出了不断开设分行的步伐,因为抢占了率先做大的先机,等其他银行觉醒效仿时,首都银行的规模优势早已牢不可摧。

  郑少坚还打破华人银行一般只经营商业银行的传统,相继成立了投资银行、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卡公司、汇兑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类公司,而且将银行在菲律宾股市公开上市,将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银行金融集团。 至今,首都银行除了在菲律宾国内拥有800多家分行之外,还在世界各地设有20多家分支行和附属机构。其资本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等重要指标均连续多年在菲律宾同行业中保持第一,成为菲律宾国内最大的银行集团。同时,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设立分行的菲律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