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财富尚流会旅游

惠安三宝

发布时间:2019-12-06 阅读量:17003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楚 欣

平日里,倘若有人问:“你老家哪里?”我答:“惠安!”对方一般都迅速作出回应:“知道,知道!”

惠安能有这样的知名度,我以为,不仅因它是全国百强县、福建十强县之一,更在于有着难得的三宝:番薯、石匠、惠安女!

番薯,一个“番”字,点出了“舶来品”的身份。据考证,明朝年间碰上饥荒年代,番薯从海外引进,救了惠安人的命,此后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主粮,惠安人因此亲切地叫“番薯”为“安薯”。在过去,惠安人分析年成,主要是看番薯长得怎样。番薯丰收,日子就好过些,反之就要挨饿。在我的记忆中,惠安人平日三餐都是番薯,有鲜番薯、番薯干、番薯米、番薯渣以及经过加工的番薯丸、番薯捏、番薯糊、番薯粿等等。春节期间当然要吃米饭,但大年初三一早,家家户户便又煮起了番薯汤,而且发出感叹:“咱惠安人番薯肠、番薯肚,还是吃番薯最对路!”

种番薯、吃番薯,当然不只惠安。福建沿海不少地方的自然环境与惠安相似,如晋江、同安、福清、莆田等,那里人也种番薯吃番薯,但就所占的比例以及吃的花样与彻底程度而言,恐怕都难以跟惠安相比。因此,惠安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戴上了“番薯县”的帽子。古代,惠安读书人有“番薯童生”之称,这在泉州府范围内是出了名的。近现代,戏呼惠安人为“番薯”更是常有之事。惠安人听到后,不仅不会反感,反而觉得亲切。

历代惠安人,无论身在何方,一想起故乡,想起亲朋故旧,必定也会想起番薯。海外的惠安华侨,就是这样的人,番薯可以说是他们心中浓浓的“乡愁”。如今,惠安的番薯种得比过去少了,然而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它仍是惠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

石匠,这是惠安人长期扮演的角色,历史悠久。惠安建县于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在这之前,当地老百姓就有打石头的好手艺,但它并非“衣冠南渡”的祖先带来,而是特殊的自然环境所造成,即惠安到处是石头山,生活中与石头有关的事不少,最突出的是建房、修路、造桥。因此,惠安人当石匠的特别多。那年头,惠安的山前屋后,田边地头,都有石匠挥锤敲打钢钎从石头上发出的声音。

惠安石匠是个庞大的群体,大致分为“开山的”(即采石),“晟石的”(即给石材加工),“打巧的”(即雕刻石头)三种。论劳动强度,开山的最苦;论社会影响,“打巧的”最大。

中国古代,有所谓“点石成金”的神话(见于汉刘向的《列仙传》),石头经仙人(许逊)一指,立刻变成了金子。说得神乎其神,却纯属子虚乌有。不过,如果将“点石成金”之说,移用于惠安石雕工人身上,就可以有正面的诠释,即他们的技艺高超无比,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千百年来,惠安石匠所留下的作品,不胜其数,相当宝贵。尤其是石构崇武古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涂寨安固石构凉亭,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大桥——洛阳石桥(万安桥),虽然属于“泉州府”,但造桥者非惠安工匠莫属。至于近现代的南京中山陵、厦门集美螯园、福州五一广场毛主席巨雕、湄洲妈祖塑像等许多艺术品,也都出于惠安石匠之手。改革开放以来,惠安的石雕产品更是大量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各地,影响巨大。

世人都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惠安的石雕之歌,唱响海内外。完全可以相信,这一“千古绝唱”,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惠安女是“三宝”中最值得赞颂的一宝。很多宣传片里,惠安女常作为“代表形象”出现,正因为其勤劳节俭、敬老爱幼、礼待四邻的品德,广受赞誉。

惠安妇女的勤劳远近闻名。惠安地少人多的现象日趋严重,靠几分薄田无法养活一家人,惠安男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让女人包揽地里所有的庄稼活,甚至做小工、推车、扛石头。惠安女作为超强劳动力的现象究竟始于何时?我认为应该最早不会超过清末民初,距今一百年左右。因为在这之前,惠安女同样缠足。例如我的奶奶、姑婆,她们出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小脚”妇女,让她们迈着“三寸金莲”去从事推车、扛石头的重活,恐怕难以胜任。不过当时的惠安女应该也是做家务的。后来不再缠足之后,惠安女充当起农业上的主要劳动力,我认为除了上面分析的客观原因外,与惠安女的优秀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即惠安男人坚信,自己的女人十分贤惠又特别能吃苦耐劳,完全有能力撑起这个家。

时间匆匆而过,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或多或少都在发生变化。所谓“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惠安女形象,在日常生活渐渐改头换面。舶来番薯克时艰,巧为石雕艺领先。良行美德堪作则,女人岂止半边天!惠安女的优秀品德依然大放光彩,受到了人们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