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财富尚流会旅游

闽北乡村游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6-08-04 阅读量:3048

  又到了赏花采摘的旺季,武夷山市五夫镇举办荷花节,建阳潭城街道考亭村的葡萄采摘,政和石屯镇松源村石圳自然村举办紫薇花节等等。这些景点,特色鲜明、条件较好,作为近年打造起来的乡村游品牌,效益确实不错,也得到游客的肯定。

  不过,这些年闽北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每年都会打造一批类似的乡村游景点,很大一部分还是少了人气。对此,有必要对乡村游开发做一番冷思考。

  乡村游重在哪种体验?许多地方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面貌改变了,就认为可以借此发展旅游,其实不然。乡村游并非农业观光游,实际上,农业、农村、农民等乡土风情特色才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具体到每一个乡村来说,或者要有譬如荷花、黄花梨、水蜜桃等有特色的农村支柱产业;或者村子有梯田、古民居等特色景观;或者有名声在外的非遗项目、民族特色等人文底蕴。发展乡村游应充分挖掘整合这些农村旅游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而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

  当前的乡村游,模式单一、项目 雷同状况较突出。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观光式旅游思维模式上,而对游居、野行、诗意栖居等现代乡村度假式、深度体验游缺乏了解或认识不足。

  旅游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滞后。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好,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如消防、污水垃圾处理、饮食卫生安全保障等设施滞后,难以留住游客。

  人才匮乏。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县(市、区)的旅游机构并入住建局,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最基层的乡村旅游人才更加匮乏,许多乡村旅游点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有关人员待遇低,人才外流,使乡村旅游业发展更加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南平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占全市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剂,也成为人们出游的一个重要选择。对此,当地政府部门要通过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增强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充分发掘闽北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注入文化的力量;通过整合各部门政策和资金,形成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政府出台措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等举措,实现闽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