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圈商会动态

杭州异地商会管理与服务实现平台化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3-11-02 阅读量:3257
  杭州市经合办
  商会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社团组织,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异地在杭商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杭州市经合办在多年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中,积极摸索建立“平台化”管理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商会服务水平,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异地在杭商会队伍不断壮大,建设日益规范,机制更加健全,基础逐步厚实,桥梁纽带作用彰显,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2013年10月,经登记注册的异地在杭商会共有37家,包括国内来杭投资企业联合会1家,省级商会8家,地市级商会12家,县级商会16家,共有会员企业8000余家。
  一、积极打造规范建会平台
  规范化建设是商会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事关商会长远性和根本性建设。市经合办通过编制大纲、抓好培训、加强督促等途径,积极搭建规范建会平台,不断提高商会规范化建设水平。一是编制大纲。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基础工作全面到位、重点工作程序规范”的要求,经合办精心编制了《异地在杭商会正规化建设大纲》和《商会工作指南》,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建设、等级评定等方面作了科学设定,明确了商会筹备、正式成立、重要会议组织、重要事项报批等内容,为商会规范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南,在指导商会规范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统领作用。二是抓好培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每年组织多次商会负责人和秘书处工作人员正规化建设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手把手带教、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化学习,加深理解,逐步提高商会工作人员依法办会、规范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对新成立的商会,明确专人全程指导帮带,逐项抓好落实,切实打牢规范化建设基础。三是抓好督查。利用走访调研、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参加商会重大活动等时机,深入了解情况,及时提醒和督促各商会认真落实正规化建设大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各项建设依法依规推进。杭州市国内来杭投资企业联合会、杭州市湖北商会和杭州市泉州商会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杭州市湖北商会正规化建设的有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组织》、《中国社会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刊载。
  二、积极打造商会服务平台
  服务会员是商会立会之本,是商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市经合办始终积极引导各商会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多途径、多渠道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容。一是搭建经贸活动平台。利用各种契机,近三年来共组织5000多家商会会员企业参加在杭举办的100多次各类经贸活动,帮助商会会员企业寻找创业和发展机遇,收到很好效果。二是帮助破解发展难题。市经合办联合各商会利用各种时机,借助各种平台,积极帮助商会会员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为破解融资难的瓶颈制约,通过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上门走访对接等形式,大力推动银企合作,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达成银企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近200亿元,帮助会员企业有效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融资难的压力。针对会员企业人才招聘难和用工难的问题,市经合办牵头组织各商会与在杭高校加强联系,多次举办大学生就业对接会和招聘会,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三是依法维护商会会员权益。各商会积极反映会员诉求,帮助会员企业协调解决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等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全力维护会员权益。目前各商会均设立了法律维权机构,不但为会员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咨询服务,而且帮助会员企业完善规章制度、修改各项经济合同文本,受理会员企业维权申诉,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联合商会多途径、大范围搭建服务平台,为商会会员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帮助,不断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三、积极打造政企对接平台
  商会、来杭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呵护,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会和来杭投资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热情奉献。市经合办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搭建政府与商会以及来杭投资企业之间有效的互通交流平台,较好地发挥桥梁作用。一是积极组织参政议政。每年市“两会”期间,组织各商会负责人列席旁听,全面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重大战略部署;多名担任市、区人大或政协代表的商会领导,积极履行职责,深入搞好调研,直接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勤于建言献策,进一步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坚定了扎根杭州、融入杭州创业创新的信心。每年利用年初和年中时机,及时组织召开杭州市经济情况通报会,通报情况,介绍部署,听取建议,更好地让商会和来杭投资企业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增强发展信心。二是与区、县(市)和开发区搞好对接。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共组织2000余家异地在杭商会会员企业参加了30多场各区、县(市)和开发区主办的各类经贸洽谈活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解答、项目推介、实地考察和部门对接等系列活动,积极为来杭投资企业寻找商机,同时也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实质性帮助,取得很好成效。三是搞好部门对接。根据各商会的具体需求,组织异地在杭商会加强与公安、教育、民政、税务、工商、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交流,为帮助商会有效解决投资落户、子女入学、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创造条件,争取支持。
  四、积极打造文化建会平台
  杭商文化是杭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经合办积极引导异地在杭商会重视抓好文化建会,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发展杭商文化内涵。2009年以来,连续五年举办杭商发展论坛,组织异地在杭商会和会员企业家深入探讨杭商文化,凝聚杭商力量,扩大杭商影响。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组织异地商会领导赴江西、山东和浙江天台开展主题文化之旅活动,加深对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精华,丰富发展杭商文化。各商会坚持以文化建设引领商会各项建设,创办了内容丰富的会刊和网站,广泛组织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和文化考察研讨活动,深入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商会文化品牌,有力促进了杭州文化建设。此外,经合办还联合杭州市文广集团、杭州市电视台、杭州日报、每日商报等部门和媒体共同策划了“品质杭商”、“新锐杭商”、“商帮兴杭”等宣传活动,加大了对异地在杭商会及商会领军人物的宣传力度,让大众更好地了解、支持商会建设,逐步扩大商会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收到较好效果。2013年,在第三届“品质杭商”评选活动中,市经合办推荐的6名异地在杭商会会员企业家成功入选“品质杭商”。
  五、积极打造社会公益平台
  关注民生、反哺社会是商会的社会责任所在。市经合办积极引导各商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关爱弱势群体,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维护稳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各商会通过设立慈善基金、组织慈善活动、援建学校医院等,大力扶贫济困、捐款赈灾、支教助学,倾情奉献社会,释放正能量,引领新风尚。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商会迅速组织开展募捐,捐款捐物超过2亿元。一些商会还在震后专门组织考察慰问,认领震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并捐建学校、医院,得到了青川政府和震区群众的高度评价。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各商会共资助贫困学子近千名,捐献扶贫资金超过5000余万元,展现了大爱无疆,彰显了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与肯定。此外,各商会还利用广泛联系会员、沟通政企两界的优势,整合资源,积极作为,较好地帮助会员企业解决了经营纠纷、伤害赔偿等矛盾和问题,将可能引发的群体事件化解在萌芽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杭州、平安杭州建设。特别是杭州市河南商会在妥善处理出租车停运事件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迅速化解矛盾创造了条件,得到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六、积极打造地区交流平台
  商会具有沟通两地联系、服务两地发展的独特优势,是杭州联系全国各地的主要窗口和桥梁。在实际工作中,市经合办动员各商会积极为杭州与全国各地的企业交流和经济往来牵线搭桥,在推动杭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家乡经济繁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积极推动杭州与各地合作交流。在杭州市对口支援帮扶、友好城市交往、都市圈建设、山海协作、接轨大上海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各异地在杭商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较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有力推动了杭州和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交流。二是积极引导各地企业来杭投资发展。近年来,杭州市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福州、深圳等地举办经济合作及科技人才合作活动期间,各商会积极帮助邀请知名企业参会,协助搞好相关部门的联系及会务工作安排,为招商活动的成功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各商会与有关部门和城区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帮助家乡企业来杭发展创业提供咨询和协调服务,有力促进了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三是积极引导商会支持家乡发展。近年来,各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陕西、安徽、辽宁、河南、青海等省多个城市在杭举办的合作交流和项目洽谈活动,一些商会还组织企业家回乡实地考察、寻求合作机会、共同投资项目,为家乡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后,杭州市经合办将按照各级关于重视和加强社团组织建设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异地在杭商会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平台化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异地在杭商会规范化建设,有力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