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云政经快讯

2020年的理财市场哪些亮点可期?

发布时间:2020-01-21 阅读量:244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监管近期的频频发声来看,鼓励市场将投资者的资金转化为“长钱”进入资本市场是一大明确方向。

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展望2020年,毫无疑问,资管行业还将在持续转型中不断摸索和调整。2020年是资管新规规定的过渡期的最后年限,考虑到此前的转型节奏不尽如意,2020年或许会出现更加积极的动作,过渡期结束时是否会出现的新的变动因素也未可知。

2018年资管转型从探讨到落地,2019年,整个资管行业都在转型中逐步摸索,渐入深水区。政策层面,新规配套细则相继出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先后推出,对同类产品的统一监管格局渐趋成形。

与此同时,资管机构的的转型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当中,理财子公司持续、稳步地成立和开业,各家资管机构都在积极招兵买马当中。产品层面,符合新规要求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的绝对数和占比都在迅速提升。

此外,资管机构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已有外资机构和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合资成立的资管子公司获批,还有更多合资计划在讨论;监管推出投顾试点,各类资管机构正在积极申请中等等。

面对转型中的资管行业,作为另一大市场主体的投资者亦在面临深度转型和调整。其投资选择、决策和整个投资流程、模式势必发生变化。

从2019年的资管市场情况来看,投资者面临的新问题包括,首先,全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不断下降,安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一降再降,包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普通投资人“喜闻乐见”的产品收益率已然无法跑赢通胀水平;其次,随着私募、信托以及债券等各类产品风险暴露越来越频繁,合规渠道销售的产品对于投资人而言也不再那么安全。

并且,监管要求原则上所有资管产品都要转型成净值型产品,并且对销售过程、信息披露都进行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强调销售适当性原则,这表面上是针对性加强了资管机构的职责,实际上也是对投资者责任的明确和加强,“卖者尽责”之后就是“买者自负”。

这些变化都意味着,投资者不可能再“闭着眼睛买产品”,不管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出于财富保值的角度考虑,投资者都必须培养恰当的投资观和投资意识,明确投资行为各方权责,掌握一定的投资知识,总而言之,投资者要转型为合格投资人。加强投资者教育由此也成为整个资管市场的一大重要课题,监管、各类组织也都在积极探索。

2020年,资管行业还将在持续转型中不断摸索和调整。理财子公司的批筹和成立预计将保持稳定的节奏,越来越多的银行资管将以子公司形式展业,如果说2019年作为尝试和启动的元年,2020年及以后,将会逐步成为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进行投资理财和银行存款将会是概念分明、界线清晰的两种财富管理手段。

非银资管方面,券商、信托等各类机构都在加强财富端建设,对作为投资者的客户的争夺越来越激烈;2019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尝试的投顾试点,目前来看,各大机构都在积极申请中,2020年是否会成为资管市场的一大亮点?已初显苗条的合资理财公司又将给资管市场带来怎样的血液?这些新亮点均可拭目以待。

产品和市场角度,2019年末出台的现金管理产品新规已然将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和货币基金产品“一碗水端平”,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现金产品的收益率将会下降,与货币基金趋同。与此同时,在全球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的继续下降亦是大势所趋。

两者结合来看,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将下移,如果要实现财富保值,投资者必然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产品。预计资管机构将会创设和推出更丰富的产品种类,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中选出风险和收益特征最适合自己的。

从监管近期的频频发声来看,鼓励市场将投资者的资金转化为“长钱”进入资本市场是一大明确方向。事实上,对长钱的缺乏和需求,是中国资管市场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新规之下的市场运作更是如此。具体路径上,保险机构推出的商业养老产品,银行资管等机构陆续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等都越来越丰富,预计这一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政策和产品,以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