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财富尚流会旅游

荷山村的红色往事

发布时间:2016-08-09 阅读量:4095

红军井

红军亭

彭德怀、杨尚昆旧居

  白马峰上的三门大炮正对路口。

  荷山村,地处沙县富口镇西北部,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连接沙县、明溪、将乐三县的交通要道。

  1934年,彭德怀司令员、杨尚昆政委率领中央红军东方军驻扎在此,留下许多红色遗址,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央红军村”。

  日前,在荷山村村书记陈秉火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荷山村,寻找荷山村当年的红色往事。

  每个遗址都有故事

  一进荷山村村口,左右两座山高耸挺立,一为白马墩,一为白马峰。在新修的水泥村道旁,有一条宽不足一米的羊肠小道,通往村里。陈秉火介绍,过去,

  这条羊肠小道是来去沙县的必经之路。

  陈秉火带我们登上白马墩,白马墩上有座红军亭。陈秉火说,红军刚到村里,就在这里用毛竹搭建一座岗哨。岗哨居高临下,路口有点风吹草动都尽收眼底。

  1984年,村里出资,全村村民投工投劳翻建了岗哨,命名为“红军亭”,以纪念当年红军留下的足迹。

  另一侧白马峰上,有一个炮台,三门大炮正对路口,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陈秉火听爷爷说过,红军来之前,这里已有一门大炮,是村里用来防土匪的,现在这门大炮保存在沙县博物馆。红军进驻村子后,又多设了两门。

  一岗哨,一炮台,成了当年荷山村坚固防守的第一线。

  在荷山村西北方向水尾,原是新庵庙,后来成为红军司令部、通讯部,彭德怀、杨尚昆曾住在这里,几次战斗命令就是从这里发出。

  有个故事,当地老百姓一直津津乐道。当时,沙县县城被国民党军阀卢兴邦占领。1934年1月10日,彭德怀、杨尚昆在司令部下达《三军团进攻沙县之命令》。

  1月25日,攻克沙县县城,收缴了敌人的电台,俘虏了报务人员。红军灵机一动,用敌人的电台,以卢兴邦沙县守军名义向国民党部队指挥部发出“求救”电报,要求空投增援弹药、钞票等物资。

  不知是计的国民党部队,第二天、第三天连续派飞机空投弹药、钞票、食品、棉衣等物资,两天共“援助”中央券五六千万元,子弹二十五万发和大批的棉衣。红军战士们乐呵呵地说:“丢了城还送来钞票做人情。”

  后来,国民党部队发觉上当,恼羞成怒,派飞机轰炸沙县县城。可惜,红军早已经把全部战利品,连沙县的小型兵工厂,经由荷山、归化运到瑞金去了。[page]

  红军村的鱼水情深

  91岁的陈能清,是荷花村当年儿童团的团员,老人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到红军的场景。

  “当年我只有9岁,看到浩浩荡荡的红军一点也不害怕,瞪着眼睛盯着他们看。”陈能清回忆说,一位红军叔叔见他长得可爱,一把将他抱了起来。正是这一举动,让小小的陈能清觉得红军特别亲切。

  在红军的支持下,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在荷山村成立区苏维埃政府,建立农会、赤卫队、儿童团等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很快取得村民的信任。

  陈能清加入了儿童团,协助红军送情报,跟着红军唱红歌。当时荷山村村民一共400余人,参加赤卫队、儿童团的近70人。

  红军驻扎在荷山村,老百姓们主动拆掉自家的门板给红军当床,送稻草给红军防寒抗冻,还自发捐食物、捐盛器,帮助红军安顿下来。

  过去,村里只有一口井。红军到来后,井水不够用,两名红军战士在地势较低的下尾厝又挖了一口井。后人立碑纪念,将村里的两口井命名为“红军井”,至今村民仍饮用红军井的水。

  在荷山村红军医院遗址,一堵重建的墙砖上,“红军医院”四个字依稀可见。“当年这是村里的一户大户人家,出过秀才。红军到村里后,房子就腾出来作为红军总医院。”陈秉火说。

  医院占地面积约874平方米,中央红军东方军解放沙县县城时,将受伤的指战员转移到这里实施救治,最多收治过几百号伤员。当地老百姓自发捐草药,帮忙运送、护理伤员。

  当时,荷山村村民陈能茂一直和红军保持密切联系。1929年,他引进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到荷山开展秘密活动,1931年又协助红军到荷山建立秘密基地。1934年,红军中央军进驻荷山,陈能茂主动将自家房子提供出来,作为红军的造币所。红军在这里制造苏区货币,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在荷山村,至今保留有2座红军墓。其中一座位于荷山村后登山“狗叫梨”树下,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由墓坪、墓台、墓碑、围垅、扶手等组成,四周草木葱茏,墓地干净整洁。

  一路跟随着记者采访的陈能清老人,一到红军墓前,就激动地一边比划一边诉说着当年的往事,瞬间红了眼眶。

  陈能清说,当年上万名红军经过激战,当场牺牲的和经医院救治无效牺牲的人数达1000多人,很多红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老百们便自发将自家的棺材捐献出来,安葬了这些牺牲的红军。

  红军村展颜露新貌

  上个月月底,荷山村举办了一场名

  为“红色之旅”的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人报名参加。在荷山村的两天一夜,游客们体验了宣誓参加中央红军,接受红军的训练、洗礼,跟随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的历史足迹,进行解放沙县战役、夜袭莲花山、模拟紧急排雷等活动。

  游客陆树平在活动中脚被磨起了泡,但他说:“这样的红色之旅很有意义,很受感动。”

  这是荷山村传承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据陈秉火介绍,2014年,沙县投入近200万元,将荷山村红军司令部、通讯部、通讯站、造币所、红军医院、红军井、红军墓、炮台等革命旧址修复一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随着荷山村红色旅游点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周末到荷山村踏青拍照。如今,荷山村借助微信等新媒介的传播,“中央红军村”——荷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已日渐成为沙县红色与生态旅游的胜地,每年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

  “荷山村除了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有美丽清新的自然生态风光。”村妇女主任黄布英告诉记者,荷山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处盆地,周围群山起伏环绕,形似“荷叶”,故得名。

  在荷山村内漫步,随处可见参天巨树、古旧民居,宛如世外桃源。村北有一海拔1006米的莲花山,状如盛开的莲花。莲花山巅有千年古寺——莲花山寺,周围生长着342棵千年红豆杉群,以及千年桂花树、千年银杏树、千年椎树等。古寺和古树相依相伴,历经千年沧桑,愈发壮观,让人遐思亘古,流连忘返。

  今年初,投资70多万元的牛蛙养殖项目在荷山村建成,目前村中已养殖牛蛙2万只。陈秉火说,近年来,荷山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农业,除了牛蛙养殖,村里还在林下种植100亩细叶青蒌藤,发展不少农家乐,提升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