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闽商数据库名人堂

陈建新:打响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来主义” | 会长视界

陈建新:打响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来主义” | 会长视界

闽商杂志-闽商网讯(作者陈丽媛)尽管福建陶瓷企业已经错过了发展品牌的最好时机,但陈建新认为,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学习广东陶瓷行业的品牌建设。人物名片: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我的阅历,对行业管理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深。”一上来,陈建新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行业管理中潜行。2012年,在国内 ...

  闽商杂志-闽商网讯(作者 陈丽媛)尽管福建陶瓷企业已经错过了发展品牌的最好时机,但陈建新认为,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学习广东陶瓷行业的品牌建设。

  人物名片:

  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1.png

  “我的阅历,对行业管理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深。”一上来,陈建新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行业管理中潜行。

  2012年,在国内陶瓷行业的发展态势厄然而止的境遇下,他临危受命,成为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眼看着陶瓷行业一步步走向产能过剩、市场萧条、企业倒闭等困局,陈建新深知当前形势不破不立,但怎么破?这个问题成为了压在他心头的大山。这几年,他也一直在探索出路。

1.png

  “身处危机也恰是实现超越的良机。” 陈建新认为,只要陶瓷企业找准方向坚定前行,这个“冬天”就不会太冷。

  成本之痛:压力悬在陶企头顶

  长期以来,福建人都是陶瓷行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支主力军,业内曾有广东人“造砖”,福建人“卖砖”一说。

  过去十年里,福建是墙砖、地砖齐头并进,特别是外墙砖在全国名列前茅,以德化为主的艺术陶瓷在全国范围内也小有名气。据陈建新粗略估计,陶瓷行业虽然不是支柱产业,但是福建每年陶瓷产值也有五六百亿元。

  相比前几年,如今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让很多陶瓷企业面临着产品销路不畅,终端市场需求乏力的尴尬。再加之,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地方政府制定相应法令、法规,整治行业污染,陶瓷行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2013年底,福建晋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煤改气”的建陶产区。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如今却因此陷入被动:一路攀升的天然气价格,令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压力,成为悬在陶企头顶的利剑,晋江陶企陷入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1.png

  “建陶的染料成本占了28%,‘煤改气’之后,一条生产窑若是满负额生产,成本大概要增加五六十万元。”陈建新指出,在全国仍有不少产区及很多瓷砖厂使用煤制气的情况下,局部地区实施“煤改气”就意味着行业的不公平竞争,晋江陶企正居于这种不利地位。

  被逼无奈的晋江陶企将矛头直指当地天然气供应方新奥燃气,2015年3月30日,晋江、南安两地的200余家陶企聚集在泉州新奥燃气公司门前拉横幅,要求“气价并轨下调”。

  事实上,最近几年,天然气公司与泉州陶企的矛盾冲突频发。看到泉州陶企发展频频受阻,2016年6月,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联合南安市陶瓷工业协会、晋江市磁灶商会、晋江市内坑商会,向福建省政府提交请愿书,希望相关部门能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21条政策措施中的第16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为企业用气减负。

1.png

  针对泉州陶企天然气价格与市场价格不接轨的问题,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多次向省政府、省经信委和泉州市政府打报告反映。尽管如此,泉州产区产销量整体出现大幅萎缩,减产、停产、部分企业濒临破产倒闭现象依旧突出。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寻求解决之道迫在眉睫。

  他山之石:发展差异化产品

  显然,价格战是不明智的。陈建新明确表示,推动品牌建设,坚持发展差异化产品,企业才能在目前比较疲软的情况下生存。

  然而,作为曾孕育出七匹狼、安踏、特步、盼盼等品牌的“品牌之都”,泉州陶瓷行业的表现却是乏善可陈。

1.png

  “福建在陶瓷行业的市场推动份额,与广东相比,确实差距比较大,因为过去忽视了品牌宣传和推介,所以现在同样一个瓷砖,广东的品牌瓷砖价格比之我们甚至是翻倍的,因为它们的品牌效应非常好,福建企业以前缺少品牌意识。”

  “福建陶瓷业明显滞后于广东,虽还有与江西高安等地区一较高下的能力,但竞争过程当中牺牲了利润。”陈建新道出了残酷的现实:大企业消化利润之后还能勉强维持,而只有一两条窑的那些企业基本上是半停甚至停产了,还有的转掉了,萎缩得很厉害。

  这种境况下,陈建新认为,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学习广东陶瓷行业的品牌建设。因此,尽管福建已经错过了发展品牌的最好时机,他仍旧带领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牵头品牌建设事宜。

  鉴于福建目前为止还没有陶博会,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联手晋江陶瓷行业协会、南安陶瓷行业协会、晋江及泉州市政府共同推动这个项目,“陶博会没有形成就聚不了人气,打不响品牌,吸引不了其他的商家到福建”。

  不只如此,因为陶瓷行业由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浴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六大分行业组成,为了深化协会工作,陈建新计划在晋江、德化、闽清等陶瓷产区成立陶瓷专业委员会,把协会技术工作的重心向专委会转移,推动地方产业的集聚与地方品牌建设。

  今年三月开始,陈建新感受到陶瓷业势头逐步有所回升。“原先市场开发比较好、产品品质比较好的这些企业,基本上满负荷,有的春节都没有停。”

  但陈建新也直言,陶瓷行业要有太大的辉煌不太可能了,因为现在陶瓷生产线太多了,诸如豪山集团、国兴集团等,在全国各地有三四十条生产线,“这个时代,以量取胜没有用,应该是以个性化、以质取胜,生产线越多束缚越大”。

  无论是营销观念、创新观念,或是品牌观念,陈建新建议要多学习省外一些优秀的做法,推动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差异化发展,方能求得生存空间。

对话

  行业协会要成为行业管理的主体

  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已经走过11个年头,从小到大,陈建新告诉记者,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是他看着发展起来的。

  他至今仍记得当年的场景:2006年,福建省还没有陶瓷行业协会,中国轻工联合会就发函给福建省经贸委,让省经贸委牵头成立,这个任务就落在了陈建新的头上。

  当时,陈建新是福建省经贸委轻纺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由于手头上管理的协会有十几个,他就建议由当时的冶金建材办来牵头,他来配合,因此也是冶金建材办主任当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第一届会长。

  但因为当时的冶金建材办主任对陶瓷行业不是太熟悉,所以陈建新就又被推举出来担任新一届会长。

1.png

  从福州大学毕业后,陈建新在福建维尼纶厂(后改名为福建化纤化工厂)工作了24年,从一个技术员擢升为企业副总。到了1994年底,他被调往轻工厅,开始从事行业管理,分管纺织。轻工厅撤销之后,他又在福建省经贸委轻纺行业管理办公室当主任。

  “行业管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去,行业管理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门开始简政放权,原属政府的部分职能逐渐转交给行业协会,“协会跟政府脱钩之后,协会某种意义上讲才是真正的行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形成行业自律来推动行业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他坦言,国内行业管理在转变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难题。“政府并没有赋予协会明确的功能,协会在推动行业管理的时候缺乏公信力,行业发展无序、粗犷,重复建设等现象特别多,在结构调整与转型中产生了很多矛盾。”

  陈建新觉得,只有形成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联动,在政府指导下,各自定位准确的情况下,行业协会才能良性发展,才能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现下的行业管理虽然有所进步,但相较国外行业协会的权威性还不完善。尽管如此,摸着石头过河的陶瓷行业协会这些年来依旧积极为陶企反映诉求和困难。“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加强行业协会,提高行业协会的地位,显得非常必要。”陈建新说,行业组织也将由过去可有可无转为必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