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云政经快讯

7503、4.42…… 从苏宁易购半年报我们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05 阅读量:5475 来源:通信信息报

苏宁最近表现真惹眼。一是上半年营收达1355.7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06.78亿元相比增长22.49%;二是在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再度蝉联互联网零售行业第一,成为Top20中排名仅次于华为的民营企业。以智慧零售为主线推进全场景、全品类、全渠道的布局,苏宁易购持续高投入锁定未来竞争赛道。7503家门店、4.42亿会员、超2万个快递网点、46个冷链仓覆盖218个城市……超强的全品类供应链能力为苏宁易购打造了长效的竞争力。只不过,完善的供应链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规模效应显现之前,苏宁还是要面对财报带来的压力。

规模效应突出,核心数据亮眼

苏宁易购2019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在今年1-6月期间,其营业收入为1355.7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06.78亿元相比增长22.49%;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1.3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0.03亿元相比下降64.36%;实现利润总额为20.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9 亿元,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56.01 亿元,受此影响,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65.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6%。

  从财报看,苏宁门店数、物流、注册会员三个核心运营数据均比较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苏宁易购已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7503家,苏宁小店及迪亚天天自营店面合计5368家。上半年,苏宁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完成了在百货及大快消领域的布局。这还没加上家乐福和刚刚收购的ok便利店。

  在物流方面,苏宁易购也大有建树:截至6 月30 日,公司拥有快递网点24615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1个地级城市、2864 个区县城市。苏宁易购还提高生鲜冷链仓服务范围,共投入使用46 个生鲜冷链仓,覆盖218 个城市,迎合了生鲜品类较快增长的趋势。

  在注册会员数量方面,苏宁易购成绩也比较明显:截至6月30日,苏宁易购的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达到4.42亿。较2018年年底增加3500万。此外,据网经社“电数宝”互联网产品数据库数据显示,2019年1-7月,苏宁易购月活数稳定在1650万左右。

  取得如此的成绩,与苏宁近年来的诸多“大手笔”相关。上半年,苏宁为实现全场景、全品类布局,接连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大手笔布局技惊四座。另一方面,上半年与苏宁建立合作关系的就包括三星、可口可乐、烟草集团、五粮液、联合利华等等大伽。

供应链打造,长效竞争优势

  相比苏宁的快速增长,近一年来中国零售行业自身却迎来了发展低潮期,根据咨询机构贝恩与凯度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购物者报告,2018年中国电商增速首次放缓。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零售大环境给零售业企业带来的考验则更为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

  在这样较差的行业大环境下,苏宁能够在智慧零售的路上加速疾驰,与它今年以来围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进行的一系列举措不无关系。

  一是通过收购的方式完善快消、百货品类供应链补强供应链建设。

  今年上半年,苏宁易购收购了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等传统的线下流量超级入口,完善了大快消和时尚品类的线上线下立体化流量入口矩阵的搭建,补强了百货和大快消品类的供应链能力。

  二是在生鲜品类采取产地直采的模式。

  生鲜品类的最大特点就是保质期短、货损率高。针对生鲜品类的这一特点,苏宁采取了产地直采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连接消费者和农户,能够有效地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

  另一方面,苏宁大力建设冷链仓,输出自身的物流能力,也能够提高生鲜品类的运转效率。截至6月底,苏宁已投入使用46个生鲜冷链仓,覆盖218个城市。

  在产业链上游,苏宁上半年开启了飞行模式,深入产地直采;在产业链中游,苏宁拼购在全国建立了多个拼基地和拼拼农村,加强了产地直采;在产业链下游,苏宁围绕“社交+内容+电商”的玩法,打造流量入口和精准营销高转化。

  三是通过完善泛自主产品生态链建设,形成以PPTV、小Biu自主品牌为矩阵的互联网战略单品。

  今年1月份,苏宁易购与小米公司合作升级剑指全品类,除了手机业务外,还拓展彩电、空调、空气净化器、智能设备等全品类全线产品。目前,苏宁小Biu系列已拥有空调、冰箱、净水机、智能摄像头、扫地机等多款智能家居产品。

建立行业壁垒,

仍须重视投入产出比

  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零售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初期是流量,中期是运营,但进入到下半场后,比拼的还是具有长效优势的供应链能力。而从苏宁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来看,正是朝着这一方向使劲。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苏宁都在通过建立行业壁垒,打造自已在智慧零售的核心能力。

  一方面在极大范围地建立线下入口,另一方面也在完善供应链规模效应,这一切渠道的建立都需要苏宁在金钱上的投入,除此之外还要应对苏宁小店成本和运营效率优化的问题,在规模效应显现之前,苏宁还是要面对财报带来的压力。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苏宁大举投入的效益比重,以及战线较长可能引起“步子太大”的问题都是外界关心的话题。毕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规模外,利润更是投资者看重的。

  从半年报来看,2019年上半年,苏宁研发费用14.57亿,同比增加62.19%。2018年半年度研发费用8.98亿,2017年仅为6.08亿,科技投入方面,苏宁这两年是加速投入,舍得花钱,这也是影响公司短期扣非净利润不赚钱的原因之一。

  随着新开门店逐渐渡过爬坡期,并购门店陆续完成整合,苏宁近年来对线下多种业态门店的长期投入也正在进入整合期和价值释放周期。但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