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闽商福建闽商

许长安:民间使者 赤子情怀

发布时间:2019-12-17 阅读量:6485 来源:闽商网 作者:孙虹


文/ 孙虹

祖籍福建泉州晋江金井镇湖厝村的许长安,是菲律宾第二代华人。为人处事低调的他,把“勤奋与节俭、奋斗与挑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商海道路。

与很多继承祖业的侨后代不同,许长安可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1岁时便半工半读,赚钱贴补家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今天。在他心里,父母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击垮他们的意志,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坚强与感恩。

故事要从1940年说起,那时,许长安的父亲许文田年仅13岁,搭乘简陋的舢板船漂洋过海,历经风浪远渡菲律宾。初到异国他乡的许文田到药房打工,后来到金店做学徒,学得一手打金子的好手艺,慢慢地攒下了一些钱。

然而,就在生活逐渐好转,许文田刚与朋友合作投资开鸡饲料厂时,不幸突然降临。“我父亲爱养鸽子,鸽笼上有把剪刀意外掉下来插中了他的头部,受了重伤。”许长安说,那时他才刚出生一个月,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受伤的父亲无法继续做金匠的工作,又被迫从鸡饲料厂中退股,只能在家休养,是柔弱的母亲撑起了这个家。

谈到母亲的辛劳,许长安眼含热泪,几度哽咽。“母亲的命很苦,很小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后来被好心的苏姓妇人收留,带到了菲律宾。那时母亲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来菲律宾时买了别人的身份叫‘王仁’,但大家都叫她‘丽阿’。”

许长安说,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勤劳、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尊称苏姓妇人“外婆”,对外婆也很孝顺。可惜的是,母亲没有等到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就过世了。为此,许长安心中多有遗憾。然而,父母留下的精神财富,让他一生受用。

“30岁之前要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来赚钱。”李嘉诚的这句话曾激励了彼时年少的许长安。11岁时,许长安半工半读,做小时工、暑假工,小小年纪就靠体力抗运货物赚钱。从学校毕业后,他便到店里打工做推销员,一做就是十年,才慢慢有所积累。

30岁以后,许长安自立门户,开始卖书包、卖杂货,后做起渔网代理生意。凭借过人的眼光和商业头脑,以好信用、好质量博得客户的信赖与支持,渐渐将事业越做越大。

许长安还记得,1982年父亲第一次带自己回家乡的种种情形。“那时要从香港转飞机,到了厦门还要坐一整天的车才能到晋江金井镇,非常不方便,但是父亲很开心。”

丝路梦寻,赤子爱国爱乡之情永恒。也就是在那时,许长安深深感受到了在外华人对家乡的浓浓眷恋与不舍。曾任菲律宾玉湖三社同乡会理事长的宗长许宝泉亦以身作则,教导许长安团结旅外乡亲、敦睦乡情。

“在这么多社团中,有三个会我无法舍弃。”许长安说,一是同乡会,家乡是我们的根,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二是宗亲会,自己的姓、同族的血缘无法割舍;三是校友会,学校教会了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而今,许长安与妻子刘美娥育有一子两女。大女儿做会计、儿子做律师、小女儿做设计,都在自己各自心仪的领域得心应手,让许长安颇为欣慰。

同时,作为菲华工商总会执行副理事长的他也投身于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成立于1998年1月的菲华工商总会是菲律宾重要的商业社团之一,自成立以来,秉承服务华人社会及菲律宾主流社会、增进族群融合的宗旨,为旅菲华人华侨争取正当权益、积极推动工商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做出多方面努力。

“多年来,菲华工商总会资助了很多菲律宾寒门学子,不求回报,只希望孩子们学业有成,在有能力的时候帮助更多人。”许长安常常用自身的经历鼓励学生们,“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努力。”在他心里,自己只是小有成就,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到强,在“成就”二字的背后,是敢打敢拼的奋斗、勇于挑战的性格、勤勤恳恳的耕耘。

尽管出生于菲律宾,许长安对祖籍国中国亦十分关注。在他看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机遇,也是菲律宾的机遇。作为促进中菲关系发展“民间使者”的一员,他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在促进中菲友好关系深化,促进中菲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