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财富尚流会定制

沙坡尾,渔歌又响

发布时间:2019-12-18 阅读量:124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钟自炜

图为夜晚的沙坡尾。郑晓东摄

核心阅读

厦门沙坡尾依海而生,因海而兴。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发展与渔业转型,这里一度被人们遗忘。如何改造?沙坡尾的变身不是简单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渔港和骑楼文化,又导入创意产业,将闽南特色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保护与开发并举,古味与新潮兼具,渔歌唱响,渔港新生。

沙坡尾,作为福建厦门开洋通商的重要港口,400年前就蜚声世界。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曾是厦门经济中心的沙坡尾日渐衰落,旧城改造迫在眉睫。

导入创意产业、融入文化内涵、挖掘本土特色,如今的沙坡尾,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

往日繁忙的渔港日渐衰落,改造迫在眉睫

漫步沙坡尾,昔日停满船舶的避风坞绿水平静,不远处,厦门最高建筑——世茂海峡大厦的双子塔,俯瞰着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社区。

对于王耀南来说,沙坡尾是一段曲折起伏的故事。他是地道的沙坡尾人,一直生活在这里,见证了沙坡尾逆袭新生的过程。

这里,依海而生。“沙坡尾是厦门港的起源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王耀南说,因地处厦门岛南部沙滩的最末端,各处沙子汇流于此聚集成一段沙坡,因此得名沙坡尾。

这里,因海而兴。沙坡尾是厦门起源和渔港文化的见证。沿岸的渔船早出晚归,每到傍晚,便是南北采捕、鱼贯而回的热闹场面,街巷中飘荡着满满海味。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发展与渔业转型,沙坡尾的本地渔船大都不再捕捞,这里也随之日渐衰落。“那时的沙坡尾,狭窄小路纵横,渔船杂乱地挤在码头,到处都是淤泥,还有四处乱飞的苍蝇,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鱼腥味。”王耀南回忆。

改造迫在眉睫,但如何改,成为一道难题。“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沙坡尾一度被人们遗忘,避风功能日趋衰减,但难得的是,这里保留了船坞、锚地、岸线、骑楼等厦门代表性的渔港特征,它们都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城市记忆。”曾负责提升改造工作的张世标表示。

2015年6月10日,沙坡尾正式开始封闭整治。“改造工作充分挖掘沙坡尾作为一座复合型都市渔港文化遗产的独特资源,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的渔港和闽南特色骑楼文化,走上一条保护性开发的道路。”张世标说。一方面,通过整治坞内水域、保护旧建筑风貌和开发工业产房,全面复原沙坡尾旧貌,传承古风古味的昔年渔港;一方面,引进全新业态,将传统闽南特色与现代艺术感相结合,打造厦门多样文化的地标。

传统与创意相融、保护与开发并举,沙坡尾迎来新生。坐在装修别致的咖啡馆里,细细品味一杯;逛逛“发呆杂货铺”,跟随风车、斗笠、瓷杯等老物件来一场时光穿越;走在避风坞的石板路上,看黄蓝相间的渔船缓缓摇晃……如今,古味与新潮兼具的沙坡尾,成为游客心中必“打卡”的“网红地”。

为历史遗存注入文化创意,提升艺术魅力

2017年6月18日,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张若曦多了一个新身份——沙坡尾的首位“一日馆长”。站在沙坡尾大学路112号的一栋特别建筑前,她向大家娓娓道来:“每一层楼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一楼的花岗岩条石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特色,二楼的水刷石则是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三楼的红砖就更加现代了,“这种拼贴型的建筑,看似凌乱,但却代表着沙坡尾发展的脉络。”

“以前到沙坡尾,都是走马观花,但今天收获很大,我对沙坡尾的历史、文化更加感兴趣了。”厦门女孩赵雅婧说,她看到了一个不曾留意的沙坡尾。

“建筑是‘死’的,但背后蕴藏的文化是‘活’的。”张若曦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让一栋栋建筑“开口说话”,张若曦的想法,恰与活动主办方——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不谋而合。

“这项活动是我们挖掘沙坡尾艺术内涵、提升沙坡尾文化魅力的一次尝试。”厦港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一日馆长”,就是每期设置一个主题,邀请熟悉沙坡尾的社会学者、业内专家等,带领参观者零距离感受沙坡尾这座多种文化融合的“活态博物馆”。自2017年至今,涉及民俗、书香、音乐、画意等多个主题,已成为沙坡尾的品牌活动。

点亮文化之灯的不仅仅是“一日馆长”们。曾经的厦门水产品加工厂,如今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艺术西区。作为“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项目的第一个改造示范单元,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的设备房与仓库,化身厦门首个年轻文化艺术区。每周都有免费的艺术工作室活动,每月都会举办大型主题活动。以艺术西区为代表,古老沙坡尾成为年轻人的文艺地标。

近年来,沙坡尾正式确定了“文化+旅游+影视”的产业定位,致力打造沙坡尾影视基地,仅2018年就吸引近20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复苏记忆和文献中的本土味,连接当下生活

“曾记得,囝仔时,妈妈定定,带我去菜市,买着我爱吃的鱼……”在悠扬的闽南语歌曲《鱼歌》中,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开馆。在这里,不但可以领略沙坡尾的“前世今生”,今后还将连接厦港片区内的文化资源,成为厦港片区文化集散地。

作为沙坡尾文化的会客厅,展示馆一层为沙坡纪事,将整个沙坡尾的发展历程以时间顺序梳理,让游客领略沙坡尾从唐宋至今跨越千年的文化历史;二层为渔人故事,主要讲述渔人们在岁月的磨炼中形成的特有的渔业技艺、生活习俗。“沙坡尾作为开放式的街区,一直都缺乏一个综合展示文化的窗口。我们希望运用活态展示的方式,让留存在记忆和文献中的厦门港场景复苏,并通过跟当下生活的衔接,产生新的生活美感。”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一青介绍。

从硬件设施升级到文化精神塑造,沙坡尾的改造绝非简单的以新代旧。“沙坡尾独特的避风坞、渔船等渔港印记,渔业文化、造船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沙坡尾最宝贵的财富与最大魅力。”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说。展现在地文化,突出海洋特色,沙坡尾的改造提升中,对本土味的重视始终如一。

由78岁技艺传承人钟庆丰、55岁的彩绘师陈水浪、88岁的缝纫师傅阮含笑等联手打造,仅木工和雕刻就耗时两个月,这艘长达10.58米的闽南地区最大观赏王船,成为沙坡尾避风坞的重要一景,以实物展现闽南沿海渔民独特的习俗。

曾因改造工程而禁止渔船停靠的沙坡尾避风坞,今年迎来了8艘木质渔船的回归。船身底部装上了玻璃钢,船上悬挂了彩旗,如今的渔船变为景观船,成为游客镜头中的焦点。“这些船是沙坡尾的点睛之笔。”老船长余龙发说,“将来我们或许还能提供传统的钓艚船模型、延绳钓技法展示,让传统捕鱼场景再现。”

渔歌唱响,渔港新生。再次走在沙坡尾街头,老厦门人王耀南感觉陌生又熟悉——精致、文艺、时尚的主基调让曾经没落的旧码头生机勃勃、焕然一新,而细细品味,本土文化又蕴藏于城市肌理中,沙坡尾依旧散发着让王耀南倍感亲切的海味。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8日 12 版)